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7294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二沉池与厌氧池之间形成外回流;还包括智能控制器;第二缺氧池设置有MABR膜组件,好氧池末段耦合有内回流液DO去除区,内回流液DO去除区与第一缺氧池之间形成内回流;智能控制器用于接收生物池进水流量、内回流流量及第一缺氧池末端的硝酸盐浓度信号,并根据信号实时控制风机和内回流泵组的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少碳源损耗、提高碳源利用率、强化脱氮效能、节省内回流能耗、降低运行成本、节约占地等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具体涉及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ion bioreactor‌,简称mabr)为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氧传递效率高、降低好氧池池容、节省内回流系统能耗、安装操作简便、原位提标扩容、减少占地面积等技术优势,近年来已开始应用于我国低碳氮比高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或新扩建工程,但调研发现,mabr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现状问题:(1)mabr膜组件设置不合理,部分案例将膜组件或膜箱设置于缺氧池前段,甚至设置于厌氧池,势必会无效损耗缺氧池及厌氧池中的液相溶解态快速或慢速碳源,进一步加剧我国城镇污水碳源不足问题,降低生物脱氮除磷效能;(2)配套的智能控制水平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膜组件的配套供气风机设计运行粗放,未对供气量进行实时精确控制,难以形成亚硝化及厌氧氨氧化效果,同时过量供气会加剧缺氧池碳源损耗;二是混合液内回流量粗放控制,既未能充分发挥mabr新技术的节能降耗优势,又会导致内回流能耗浪费;(3)复合工艺系统精细化设计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二沉池(5)及智能控制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ABR膜组件(10)的设置数量根据所述第二缺氧池(3)的设计亚硝化负荷Q*△NH4+-N缺、每平方米膜面积每天传递的氧气量OTR、单个膜组件的膜面积A进行计算确定,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缺氧池(3)的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所述第二缺氧池(3...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二沉池(5)及智能控制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abr膜组件(10)的设置数量根据所述第二缺氧池(3)的设计亚硝化负荷q*△nh4+-n缺、每平方米膜面积每天传递的氧气量otr、单个膜组件的膜面积a进行计算确定,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缺氧池(3)的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所述第二缺氧池(3)利用固相的活性污泥内碳源phb和表面吸附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碳源与所述mabr膜组件(10)内层好氧生物膜氨氮亚硝化生成的亚硝酸盐发生短程反硝化反应,并利用所述mabr膜组件(10)外层缺氧生物膜进行亚硝酸盐与氨氮的厌氧氨氧化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氧池(2)的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3~4h,利用液相的溶解态的污水慢速碳源作为反硝化碳源,其进料的内回流液来自所述内回流液do去除区(12)的污泥混合液,所述在线硝酸盐浓度检测仪(9)以所述第一缺氧池(2)末端实时硝酸盐浓度no3--n实≤0.1mg/l为控制指导标准,其中,no3--n实代表实时硝酸盐浓度,实时指导所述智能控制器(18)精准调控所述内回流泵组(13)的实时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abr膜组件优化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尚巍吴宝利吴凡松李鹏峰孙永利郑兴灿赵青顾淼隋克俭李家驹陈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