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及进气涡流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7183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及进气涡流调整方法,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两个进气道横向并列,相互独立,均为切向进气道,进气阻力小,进气效率高;采用长、短进气道组合设计,通过差异化的几何形状,在进气行程中同时优化了缸壁周边和缸心处的气流分布,实现缸内气体高速、有序流动,减少了缸内杂乱气流,有利于油气均匀混合,使柴油机进气高效、缸内进气涡流可控,促进缸内油气均匀混合,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及进气涡流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1、柴油机高效燃烧的前提条件是油气混合均匀;传统柴油机燃油系统喷射压力较低,燃油喷射粒径较大,需要借助强涡流进气进一步吹散燃油,气缸盖进气道一般设计为螺旋结构,以在气缸内实现较强的涡流,但是强涡流会造成进气阻力大,进气效率降低。随着排放法规要求的提高,燃油喷射系统已经由传统的机械燃油系统升级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射压力大大提高,燃油喷射粒径也大大减小,过强的涡流反而会影响油气混合,降低进气效率,因此需要适当调整缸内进气涡流,提高进气效率,优化缸内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及进气涡流调整方法,旨在提升柴油机进气效率,优化缸内进气涡流,匹配目前主流的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可以实现良好的油气混合,高效燃烧,节能减排。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包括喷油器孔、缸盖螺栓孔、两个进气道和两个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包括喷油器孔、缸盖螺栓孔、两个进气道和两个排气道,喷油器孔位于气缸孔中心,气道避开缸盖螺栓孔及其他孔系布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进气道呈横向并列,分别为长进气道和短进气道,两个进气道相互独立且均为切向气道,从气缸盖顶面俯视,长进气道为近似直线走势,短进气道为近似圆弧走势,长进气道、短进气道内气流进入气缸后绕气缸旋转运动方向趋势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定义经过气缸孔中心且垂直于进气侧面的方向为缸心竖直方向,两个进气门的中心连线与缸心竖直方向夹角α=20°~45°,两个排气门的中心连线与缸心竖直方向夹角β≈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包括喷油器孔、缸盖螺栓孔、两个进气道和两个排气道,喷油器孔位于气缸孔中心,气道避开缸盖螺栓孔及其他孔系布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进气道呈横向并列,分别为长进气道和短进气道,两个进气道相互独立且均为切向气道,从气缸盖顶面俯视,长进气道为近似直线走势,短进气道为近似圆弧走势,长进气道、短进气道内气流进入气缸后绕气缸旋转运动方向趋势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定义经过气缸孔中心且垂直于进气侧面的方向为缸心竖直方向,两个进气门的中心连线与缸心竖直方向夹角α=20°~45°,两个排气门的中心连线与缸心竖直方向夹角β≈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长进气道和短进气道的喉口直径相同,即进气道喉口直径di,di/d=0.29~0.3,d为气缸盖气缸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进气道和短进气道的进气俯冲角γ=10°~40°,长进气道、短进气道的进气俯冲角相同或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进气柴油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两个排气道分别为长排气道和短排气道,两者在末端出口处汇集,合并为一个排气出口。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明亮周海松李波李震勇韦明慧宋双占于平安王蕊徐顺利张伟勋王言言赵继东乞玉龙谢普康赵海峰魏铭扬于江刘庆洲李伊民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