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滚压机。
技术介绍
在这种滚压机或料堆辊压机的操作期间在辊隙间出现的高压力必 须被滚压机的框架吸收。上框架部的上翼板为了该目的通过头部元件 (压力梁)连接到下框架部,形成闭合的刚性框架。如果在特定的操作时间之后这种滚压机的多个辊需要被更换或维 修,则这些辊必须从滚压机的框架上拆下。滚压机的闭合的刚性框架为了该目的必须打开到如下程度多个辊连同它们的轴瓦能够通过框 架的一端被拆下。通常地,框架的该开口位于与固定辊邻近的一端, 因为用于产生辊压力的压力系统位于另 一端的头部元件和自由辊之 间。为了安装或拆卸辊,已知提出有在一端打开框架的各种方案。在 该过程中,所述端的头部元件从操作位置拆下。在才艮据专利文献DE 20 2004 001 187 Ul的滚压才几中,为了该目的,端位置将它们用作用于移出辊单元的轨道。在操作位置,头部元件在 它们的上端和下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到上框架部和下框架部上。由于 这些螺栓完全位于闭合的框架的力流中,所以它们受到强烈的应力并 且需要设置成非常坚固。然而,与此同时,这些螺栓要满足非常小的 公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压机,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中的两个辊(1、2),所述框架具有下框架部(3)、由两个上翼板(12、13)形成的上框架部(4)、和在框架的两端用于将上框架部连接到下框架部的头部元件(5-8),其中一个辊(2)作为固定辊以不可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另一个辊(1)作为自由辊能够通过压力系统沿朝向固定辊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滚压机操作期间产生的压力通过头部元件被上框架部和下框架部吸收,并且至少一个头部元件(5、6)可以从其操作位置拆卸,与此同时继续支撑上框架部(4)的上翼板(12、13),以便安装或拆卸辊,其特征在于,可拆卸的头部元件(5、6)能够相对于上框架部(4)的上翼板(12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尔斯霍斯特,赫尔穆特吕克,西尔维奥洛伦茨,
申请(专利权)人:伯利休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