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245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本申请涉及药物递送技术领域的一种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基体,所述芯片基体内集成有分散相流道、连续相流道和微球流道,所述芯片基体表面设有分散相入口、连续相入口及若干个微球出口,所述分散相流道包括分散相主流道和分散相支流道,所述连续相流道包括连续相主流道和连续相支流道,所述微球流道包括若干个微球主流道,每个所述微球主流道至少对应设置一对分散相支流道和连续相支流道;每一对所述分散相支流道和连续相支流道与对应所述微球主流道之间均设置若干个微球形成单元。本申请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可以提高纳曲酮载药微球的制备效率,提升纳曲酮载药微球的产量,以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药物递送,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通量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1、纳曲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酒精和药物依赖,通过阻断阿片类物质的欣快效应,降低复吸风险。然而,其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的特点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开发长效缓释制剂具有重要意义。纳曲酮载药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缓释给药系统,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如plga)作为药物载体,通过微球结构实现药物的持续可控释放,释放周期可达数周至数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目前工业化生产纳曲酮载药微球主要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或喷雾干燥法等传统制备工艺,但这些方法存在明显的技术局限性:批次间重现性差,产品均一性难以保证;微球粒径分布范围宽;药物包封效率低;工艺参数控制难度大,易导致药物突释或释放不完全等问题。这些技术缺陷严重制约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临床疗效的可靠性。

3、微流控技术因其精准的流体控制和单分散性优势,成为制备载药微球的新兴方法。微流控技术通过调控两相流速和芯片结构,可制备粒径均一、包封率高的微球。然而,目前常规的微流控芯片存在通量低的问题,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基体(1),所述芯片基体(1)内集成有分散相流道、连续相流道和微球流道,所述芯片基体(1)表面设有分散相入口(2)、连续相入口(3)及若干个微球出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形成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所述微球形成单元,所述分散相直流道(7)设有一个,所述连续相直流道(10)设有两个;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主流道(11)设有两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基体(1),所述芯片基体(1)内集成有分散相流道、连续相流道和微球流道,所述芯片基体(1)表面设有分散相入口(2)、连续相入口(3)及若干个微球出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形成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所述微球形成单元,所述分散相直流道(7)设有一个,所述连续相直流道(10)设有两个;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主流道(11)设有两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微球主流道(11)两侧均各设有一对分散相支流道(6)和连续相支流道(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亚辉樊文芳段慧玲高洁张金超宗宽陈杰睿孟锦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