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动作机构、方向盘管柱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可以调节方向盘的前后及上下位置,从而便于驾驶员上下车以及满足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但这种技术方案成本较高,且笨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双动作机构,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轻的重量。进一步地,提出一种方向盘管柱总成及车辆。
2、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方向盘的双动作机构,包括:驱动件,具有能够正转和反转的转轴;连接于转轴且朝向相反的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能够相对于转轴同轴转动的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轮啮合,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棘轮啮合;所述转轴正转情况下,所述第一棘爪带动所述第一棘轮转动,用于驱动第一动作;所述转轴反转情况下,所述第二棘爪带动所述第二棘轮转动,用于驱动第二动作。
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对棘轮和棘爪的单方向转动,只需要一个驱动件就可以在正转和反转的情况下分别驱动两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作机构还包括连接于转轴(11)的双向棘爪轮(3),所述第一棘爪(31)和所述第二棘爪(32)分别连接于所述双向棘爪轮(3)轴向(X)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31)和/或所述第二棘爪(32)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作机构还包括管柱(5)和第一动作组件(6),所述管柱(5)包括套设的外管柱(51)和内管柱(52),所述内管柱(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作机构还包括连接于转轴(11)的双向棘爪轮(3),所述第一棘爪(31)和所述第二棘爪(32)分别连接于所述双向棘爪轮(3)轴向(x)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31)和/或所述第二棘爪(32)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作机构还包括管柱(5)和第一动作组件(6),所述管柱(5)包括套设的外管柱(51)和内管柱(52),所述内管柱(52)在轴向(x)上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外管柱(51)的内壁,第一动作组件(6)分别与所述第一棘轮(2)和所述内管柱(5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作为所述内管柱(52)相对于所述外管柱(51)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作组件(6)还包括第一传动件(61)、第一曲柄(62)和第一连杆(63);所述第一传动件(6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棘轮(2),且能够相对于转轴(11)同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61)与所述第一曲柄(6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6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外管柱(51),所述第一曲柄(6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管柱(5)的轴线,所述第一连杆(63)一端铰接于所述内管柱(52),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曲柄(62)的转动中心外的位置,从而将所述第一曲柄(62)的转动转换为所述内管柱(52)的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作组件(6)还包括滑块(64),所述滑块(64)固定于所述内管柱(52),所述第一连杆(63)一端通过铰接于所述滑块(64),以实现铰接于所述内管柱(5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61)为蜗杆,所述第一曲柄(62)为蜗轮,以实现所述第一传动件(61)与所述第一曲柄(62)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作机构还包括第二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浩,吴小珂,严善铭,李元睿,韩时炘,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