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行走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行走底座。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走机器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物流、医疗、农业、安防等多个领域,如自动导引车在仓储物流中的应用,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工厂内的物料搬运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2、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行走方式:1)轮式行走:借助轮子进行移动,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灵活性较差,如自动小车等。2)腿式行走:机器人通过模拟人类或动物的腿部运动进行行走,如双足、四腿、六腿等机器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是制作成本高,速度较慢。3)轮腿混合式行走:结合轮式和腿式行走的特点,既具有轮子的快速移动性,又具有腿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轮式行走的方式,如现有技术cn202411126968.9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搬运机器人,采用主动轮(驱动轮)加万向轮的组合方式,但是其主动轮无法自由转向,移动方向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行走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1)、主动轮组件(2)以及从动轮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行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组包括中控编码器(213)以及中控线组(214);所述中控线组(214)的一端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组(22),另一端贯穿所述转向电机件(212)的中轴并连接所述中控编码器(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行走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叉轴承座(4),所述交叉轴承座(4)上设有主动轮安装位(41)、从动轮安装位(42);所述主动轮安装位(41)上设有安装孔(10)、固定圈(20)以及加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行走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1)、主动轮组件(2)以及从动轮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行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组包括中控编码器(213)以及中控线组(214);所述中控线组(214)的一端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组(22),另一端贯穿所述转向电机件(212)的中轴并连接所述中控编码器(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行走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叉轴承座(4),所述交叉轴承座(4)上设有主动轮安装位(41)、从动轮安装位(42);所述主动轮安装位(41)上设有安装孔(10)、固定圈(20)以及加固区(30),所述转向电机件(212)设于所述安装孔(10),并与所述固定圈(20)连接;所述加固区(30)设于所述固定圈(20)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行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区(30)为多孔加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行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轴承座(4)的底部设有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涛,
申请(专利权)人:戴克斯美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