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6200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到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领域。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组分:耐热聚合物基体:40‑60份、无机耐热填料:20‑40份、成孔剂:5‑15份、增韧剂:3‑10份、稳定剂:2‑10份、偶联剂:0.5‑5份。通过特定结构的稳定剂与配方协同作用,显著增强隔膜的耐高温性能,抑制高温变形和热降解,同时大幅提升阻燃性。稳定剂与偶联剂的协同效应改善了无机填料的分散性,结合成孔剂和增韧剂的合理配比,形成更均匀的贯通微孔结构,显著提升孔隙率和吸液率。在维持高耐热性的同时,避免传统改性技术导致的机械强度下降或离子通道阻塞问题,实现耐热性、电解液浸润性和机械柔韧性的同步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锂离子电池隔膜,具体涉及到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高效、可充电的能量储存装置,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始终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电池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和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传统电池隔膜通常采用聚烯烃类材料,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但在高温环境下,聚烯烃隔膜容易出现收缩、变形甚至熔融的现象,导致电池内部短路,进而引发热失控,引发电池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聚烯烃隔膜的耐氧化性能有限,难以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对隔膜的严苛要求。

3、在高能量密度电池研发过程中,电池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更加剧烈,产生的热量和氧化性物质增多。隔膜需要具备更高的耐热性和耐氧化性,以维持电池内部结构的稳定,确保锂离子传输通道的畅通。同时,随着电池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如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组分:耐热聚合物基体:40-60份、无机耐热填料:20-40份、成孔剂:5-15份、增韧剂:3-10份、稳定剂:2-10份、偶联剂:0.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聚合物基体选自:聚酰亚胺或聚醚醚酮。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耐热填料选自:氧化铝和/或二氧化硅,平均粒径范围50-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剂选自: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组分:耐热聚合物基体:40-60份、无机耐热填料:20-40份、成孔剂:5-15份、增韧剂:3-10份、稳定剂:2-10份、偶联剂:0.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聚合物基体选自:聚酰亚胺或聚醚醚酮。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耐热填料选自:氧化铝和/或二氧化硅,平均粒径范围50-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剂选自: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热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韦育鲜匡旭李俊杰王婷王鹏飞陈利君陈星宇张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