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流域内初期雨水中总悬浮固体总量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6147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流域内初期雨水中总悬浮固体总量的计算方法,属于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主要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中。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小流域地形、土地利用类型及污染源分布数据;确定降雨特征参数与地表污染物动态累积参数;建立基于动态冲刷与输入的TSS总量计算公式;结合径流冲刷效率与外部输入修正,输出TSS总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量化降雨强度、初始累积、污染物迁移特性等参数,提出基于动态平衡的TSS计算模型,解决了传统方法忽略污染物时空异质性和外部输入的问题,具有计算效率高、精度可控的特点,适用于小流域内汇水分区的初期雨水污染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污染治理,具体涉及一种小流域内初期雨水中总悬浮固体(tss)总量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初期雨水径流中总悬浮固体(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的污染控制是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tss不仅直接导致水体浑浊度升高,还会吸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然而,传统的tss估算方法在科学性和工程适用性上存在显著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2、传统方法(如事件平均浓度法、单位负荷法)通常假设污染物浓度在降雨过程中保持恒定,忽略了动态冲刷的时空异质性,存在静态假设的局限性。例如,雨水管理模型虽能模拟径流过程,但其默认的“冲刷-累积”模型采用固定冲刷系数,无法反映降雨强度变化对污染物迁移的实时影响。研究表明,在暴雨初期,地表颗粒物因高能径流的剧烈冲刷迅速释放,导致tss浓度在前30分钟内可达峰值(约500~1000mg/l),随后因污染源耗尽而快速衰减。这种非线性特征使得静态模型在预测初期雨水污染负荷时误差高达40%~60%。

3、现有方法普遍将流域视为均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流域内初期雨水中总悬浮固体总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TSS累积-冲刷模型为:MTSS=(S0·e-kt+αAD(1-e-kt)+αTSPAD)·η冲刷+M外源输入,其中,S0为初始累积量,S0=k累积·A·td,A为地表面积,td为干燥天数,k累积按地表类型分区赋值,k表示TSS在降雨过程中导致的衰减速率,α为地表侵蚀系数,D为总降雨量,αTSP为TSP湿沉降系数,η冲刷=1-e-βIt,反映径流冲刷效率,I为降雨强度,β为根据地表渗透性动态调整的系数,M外源输入=C外源·Q径流,C外源通过跨界断面监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流域内初期雨水中总悬浮固体总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tss累积-冲刷模型为:mtss=(s0·e-kt+αad(1-e-kt)+αtspad)·η冲刷+m外源输入,其中,s0为初始累积量,s0=k累积·a·td,a为地表面积,td为干燥天数,k累积按地表类型分区赋值,k表示tss在降雨过程中导致的衰减速率,α为地表侵蚀系数,d为总降雨量,αtsp为tsp湿沉降系数,η冲刷=1-e-βit,反映径流冲刷效率,i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家良刘标杨嘉玮孔繁星付雄冯振鹏艾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