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冷却结构及极耳冷却结构连结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146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30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抑制当快速充电时和当高负荷行驶伴随的放电时极耳的温度上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极耳冷却结构对蓄电池单体中的极耳进行冷却。蓄电池单体在X方向上层叠,并具备单体主体、及从单体主体往Y方向突出的极耳。极耳冷却结构具备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一供给管、第二供给管、第一排出管及第二排出管。第一冷却部比要冷却的极耳,配设于更靠X方向的其中一侧。第二冷却部比要冷却的极耳,配设于更靠X方向的另一侧。第一供给管向第一冷却部供给冷媒。第二供给管向第二冷却部供给冷媒。第一排出管从第一冷却部排出冷媒。第二排出管从第二冷却部排出冷媒。第一冷却部与第二冷却部在X方向上包夹要冷却的极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蓄电池单体的极耳进行冷却的结构及其连结体。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对地球环境方面的不良影响等观点出发,正在普及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 ev)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vehicle, hev)等电动车辆。在搭载于电动车辆等的蓄电池中,有的蓄电池具备多个蓄电池单体。蓄电池单体在x方向上层叠,并具备单体主体、及从该单体主体往y方向突出的极耳。

2、[先前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3-1482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人注意到,这种蓄电池存在以下所示的问题。当快速充电时和当高负荷行驶伴随的放电时等情况下,极耳的温度会上升。当所述极耳的温度达到允许范围的极限时,不可以使该极耳的温度进一步上升,所以需要限制电流。因而,极耳的温度有可能成为快速充电和高负荷行驶伴随的放电中的瓶颈。

3、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冷却结构,对蓄电池单体中的极耳进行冷却,所述蓄电池单体在规定的X方向上层叠,且具备单体主体、及从前述单体主体往与前述X方向正交的Y方向突出的前述极耳,并且,所述极耳冷却结构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冷却结构,其中,前述第一冷却部与前述第二冷却部在前述X方向上包夹前述单体主体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冷却结构,其中,前述单体主体在前述Y方向侧的端部,具备将规定的电极体与前述极耳加以电连接的极耳接合部、及对该极耳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前述极耳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绝缘体的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冷却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冷却结构,对蓄电池单体中的极耳进行冷却,所述蓄电池单体在规定的x方向上层叠,且具备单体主体、及从前述单体主体往与前述x方向正交的y方向突出的前述极耳,并且,所述极耳冷却结构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冷却结构,其中,前述第一冷却部与前述第二冷却部在前述x方向上包夹前述单体主体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冷却结构,其中,前述单体主体在前述y方向侧的端部,具备将规定的电极体与前述极耳加以电连接的极耳接合部、及对该极耳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前述极耳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绝缘体的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冷却结构,其中,所述极耳冷却结构具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冷却结构,其中,前述第一单元中的长度方向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石伸行渡部大地安江孝浩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