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设备用通风与排水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941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燥设备用通风与排水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根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和相对应的过渡接口,其中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对称的安装在干燥设备内部的加热腔腔体的两侧,并通过过渡接口与加热腔腔体底部连接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满足加热腔腔体工作时内部空气流通的需要,以及必要时内部积水的排放需要;且安装在加热腔腔体两侧的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可以以前后两两相连的方式拼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满足工作时多段加热腔腔体连接的需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干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便于干燥设备中的加热腔腔体进行 有效通风与排水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在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中,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 要,而自然干燥远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各种机械化干燥器越来越广泛地 得到应用。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干燥设备,大部分都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物料中多余的湿 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分含量的固体物料。在 整个干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热能,为了节省能量,某些湿分含量高的物料、含有固体物 质的悬浮液或溶液一般先经机械脱水或加热蒸发,再在干燥器内干燥,以得到干的固体。在我们国家现阶段中,市面上常见的干燥设备,虽然有较多的产品类型,比如,可 以根据操作压力划分为常压和减压(减压干燥器也称真空干燥器)干燥设备;可以根据操 作方法划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干燥设备;可以根据干燥介质划分为空气、烟道气或其他干 燥介质干燥设备;也可以根据运动(物料移动和干燥介质流动)方式划分为并流,逆流和 错流干燥设备。但,国内目前的干燥设备行业一直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便是生产规模小,入 门门槛低,整体技术含量不高,很多企业往往使用那些款式较旧的传统干燥设备。如说明书 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常用的干燥设备1,这种干燥设备1是通过安装在其内部的加热腔腔体 11来干燥那些需要干燥的物料,在加热腔腔体11的顶部通常还安装有用于将腔腔体内的 多余湿气排出的排湿风管12。这种干燥设备1在使用时,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干燥设 备1设置有排湿风管12来帮助加热腔腔体11进行湿气的排放,但由于缺乏有效用于进出 气的通风通道,以至于湿气在排放时效率较低;且这种结构,在加热腔腔体11需要进行清 洁工作时,也不能很好的将加热腔腔体11内部的清洁用水尽快排出,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 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干燥设备用通风与排水的结构,以解决 现有的干燥设备通风性与排水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干燥设备用通风与排水的结构,该结构主要是被用于安装在干燥设备内部加 热腔腔体上,所述结构包括若干根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和相应的过渡接口,所述通风与排水 用管道对称的安装在加热腔腔体的两侧,并通过过渡接口与加热腔腔体底部连通。所述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可以以前后两根管道两两相连的方式拼接在一起。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通过在现有干燥设备的加热腔腔体基础上 进行改进,便可以有效满足加热腔腔体工作时内部空气流通的需要,以及必要时内部积水 的排放需要;且安装在加热腔腔体两侧的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可以以前后两两的方式拼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来满足工作时多段加热腔腔体连接的需要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传统干燥设备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技术为干燥设备用通风与排水的结构,主要用于对现有传统干燥设备上的 加热腔腔体11,如图1所示进行有效地改进,来提高其物料在干燥时腔体内部的湿气排放 的效率,以及清洁时内部多余清洁用水的排放的效率。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用于通风与排水的结构的简图,由于该结构主要是 在现有传统的干燥设备上进行的有效改进,与传统干燥设备相同,也可以采用安装有一个 干燥物料用的加热腔腔体21,以及在加热腔腔体21的顶部还安装有用于排放腔体内部多 余湿气的排潮风管22的干燥装置。为了有效解决传统的干燥设备使用性方面的缺点,干燥 设备2中的通风与排水的结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设计,即先在加热腔腔体21两侧对 称的安装上若干根通风与排水用管道23,并在加热腔腔体21底部安装上与通风与排水用 管道23数量相配合的过渡接口 24,于是排水用管道23便可以通过过渡接口 24与加热腔腔 体21底部连通。但本专利技术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几点,在通风与排水用管道23与过渡接口 24的安装 时,需要根据该干燥设备2的实际需要与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通风与排水用管道23与过 渡接口 24进行安装,比如可以选择一套到若干套进行安装;且考虑到,干燥设备2在使用 时,有可能会面临多段加热腔腔体21组合连接使用的需要,为此安装在加热腔腔体21两侧 的通风与排水用管道23,可以以前后两两相连的方式拼装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来满 足实际的需要;至于通风与排水用管道23的选择,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形、圆形或 者其它形状的管道,来进行使用。本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与安装在加热腔腔体21顶部的排潮风管22相配 合,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时刻满足加热腔腔体21内部进出通风的需要,且在对干燥设备2进 行清洁保养时,还可以方便的排放加热腔腔体21内部的清洁用水,从而避免由于积累多余 的清洁用水,以至影响到干燥设备的正常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一种干燥设备用通风与排水的结构,该结构主要是被用于安装在干燥设备内部加热腔腔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若干根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和相应的过渡接口,所述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对称的安装在加热腔腔体的两侧,并通过过渡接口与加热腔腔体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设备用通风与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 与排水用管道可以以前后两根管道两两相连的方式拼接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燥设备用通风与排水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根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和相对应的过渡接口,其中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对称的安装在干燥设备内部的加热腔腔体的两侧,并通过过渡接口与加热腔腔体底部连接贯通。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满足加热腔腔体工作时内部空气流通的需要,以及必要时内部积水的排放需要;且安装在加热腔腔体两侧的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可以以前后两两相连的方式拼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满足工作时多段加热腔腔体连接的需要。文档编号F26B25/00GK201607106SQ20102011084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9日专利技术者汤大卫, 王波, 颜志红 申请人:上海远跃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燥设备用通风与排水的结构,该结构主要是被用于安装在干燥设备内部加热腔腔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若干根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和相应的过渡接口,所述通风与排水用管道对称的安装在加热腔腔体的两侧,并通过过渡接口与加热腔腔体底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大卫王波颜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远跃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