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268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架电机节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包括外套,所述外套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一,所述隔套一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套,外套是指电机轴承的外圈,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和固定轴承的内圈,从而确保轴承能够稳定运转,外套通常都是由高强度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与轴向负荷,通过隔套一至隔套七的设置,有效的通过外套与多个外套、多个弹性钢圈与芯轴的设置,从而到达了对电机节点纵向运动以及垂向运动时引起的剪切力和扭力的刚性冲击,还可以使电机节点能实现柔性连接传递纵向、垂向、横向,提供各向刚度,并且通过多个弹性钢圈的设置,从而对多个隔套支撑的作用,并提高了隔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节点设备,具体为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


技术介绍

1、电机节点先由芯轴、隔套1~隔套7、橡胶硫化而成,再由电机节点硫化体与外套压装而成。连接转向架构架和车体,用于弹性悬挂和固定电机作用,并承受纵向运动以及垂向运动时引起的剪切力和扭力,实现柔性连接,提供适当的各向刚度。提高减振缓冲效果,提高舒适性。但目前在满足电机节点纵向刚度为大刚度的前提下保证垂向和轴向刚度较小。为了满足该要求,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节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包括外套,所述外套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一,所述隔套一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二,所述隔套二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三,所述隔套三的内壁套接有隔套四,所述隔套四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五,所述隔套五的内壁套接有隔套六,所述隔套六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七,所述隔套七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芯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包括外套(1),所述外套(1)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一(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一(2)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二(3),所述隔套二(3)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三(4),所述隔套三(4)的内壁套接有隔套四(5),所述隔套四(5)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五(6),所述隔套五(6)的内壁套接有隔套六(7),所述隔套六(7)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七(8),所述隔套七(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芯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的数量设置有十四个,且分为两组每组七个,十四个所述隔套以外套(1)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隔套一(2)至隔套七(8)以环型阶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包括外套(1),所述外套(1)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一(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一(2)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二(3),所述隔套二(3)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三(4),所述隔套三(4)的内壁套接有隔套四(5),所述隔套四(5)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五(6),所述隔套五(6)的内壁套接有隔套六(7),所述隔套六(7)的内壁套接有隔套七(8),所述隔套七(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芯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的数量设置有十四个,且分为两组每组七个,十四个所述隔套以外套(1)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隔套一(2)至隔套七(8)以环型阶梯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6)的两端贯穿隔套七(8)的内壁,且延伸至外部,所述隔套一(2)至隔套七(8)均朝芯轴(16)的表面倾斜。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安史文刚单建波路惠强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振大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