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180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下模具,以及位于若干个下模具上方且呈圆周等距分布的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的其中一侧为平面,另外一侧为弧形,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模具和上模具的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且对称分布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矩形框,其中,位于下方的两个矩形框与限位框固定连接,另外,位于上方的两个矩形框与限位框滑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具体是一种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1、铜棒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主要分为黄铜棒(铜锌合金,较便宜),紫铜棒(较高的铜含量)。

2、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3、铜棒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冲压工作,不仅需要将其端部冲压成扁平状,还需在扁平位置继续冲孔,传统的冲压装置往往只具备其中一种工作能力,导致装置整体的工作性能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工作性能不够全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下模具,以及位于若干个下模具上方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下模具(2),以及位于若干个下模具(2)上方且呈圆周等距分布的上模具(3),所述下模具(2)和上模具(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下模具(2)和上模具(3)的其中一侧为平面,另外一侧为弧形,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模具(2)和上模具(3)的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且对称分布的限位框(41),所述限位框(41)内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矩形框(42),其中,位于下方的两个矩形框(42)与限位框(41)固定连接,另外,位于上方的两个矩形框(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等距分布的下模具(2),以及位于若干个下模具(2)上方且呈圆周等距分布的上模具(3),所述下模具(2)和上模具(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下模具(2)和上模具(3)的其中一侧为平面,另外一侧为弧形,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模具(2)和上模具(3)的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且对称分布的限位框(41),所述限位框(41)内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矩形框(42),其中,位于下方的两个矩形框(42)与限位框(41)固定连接,另外,位于上方的两个矩形框(42)与限位框(4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被外部电机所驱动的立轴(43),两个所述立轴(43)分别穿过位于下方的两个矩形框(42)且与矩形框(42)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矩形框(42)上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外花键轴(44),两个所述立轴(43)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外花键轴(44)相互适配的内花键轴(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花键轴(44)和两个所述立轴(43)上均套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46),位于上方的两个矩形框(42)之间,以及位于下方的两个矩形框(4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横轴(47),所述横轴(47)的端部套有与其固定连接且与第一锥齿轮(46)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棒加工用自动化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轴(47)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架(49),所述支架(49)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圆轴(410),所述下模具(2)和上模具(3)分别套接在与之对应的圆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金春徐支树朱翎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旭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