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塔筒,具体涉及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及风电塔筒。
技术介绍
1、风机塔筒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支撑结构,其作用是将风电机组的机舱、叶片等关键部件举升至高空,使其能在适宜风速下高效捕获风能并转化为电能。塔筒不仅需承受机组自身的巨大重量,还要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如强风、地震等,因此对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及耐久性有着极高要求。
2、传统风机塔筒多采用高强螺栓紧固法兰盘进行刚性拼接,施工便捷且传力明确。然而,在风电机组运行中,风力荷载、地震作用等动力荷载具有偶发、短暂、重载等特点,刚性连接因耗能和变形能力有限,连接区段易因载荷过限出现疲劳断裂,螺栓也会因反复振动而松动,导致结构逐渐失效,引发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及风电塔筒,以解决传统刚性连接在复杂动力荷载下易出现疲劳断裂、螺栓松动,致结构失效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及风电塔筒。
...【技术保护点】
1.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301)和摩擦夹板(302)之间设置有相互嵌合的凸条(3010)和凹槽,并能够限制所述摩擦夹板(302)和吸能板(301)之间沿垂直于所述凸条(3010)长度方向的相对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301)整体使用超弹性材料,或,所述吸能板(301)和摩擦夹板(302)的嵌合区使用超弹性材料,或,吸能板的非嵌合区使用超弹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阶段耗能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301)和摩擦夹板(302)之间设置有相互嵌合的凸条(3010)和凹槽,并能够限制所述摩擦夹板(302)和吸能板(301)之间沿垂直于所述凸条(3010)长度方向的相对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301)整体使用超弹性材料,或,所述吸能板(301)和摩擦夹板(302)的嵌合区使用超弹性材料,或,吸能板的非嵌合区使用超弹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2)和摩擦夹板(302)设置圆孔,所述吸能板(301)上设置槽孔(3011),所述摩擦夹板螺栓(303)通过所述圆孔和槽孔(3011)将所述吸能板(301)和摩擦夹板(302)拉紧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阶段耗能的自复位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夹板(302)设置圆孔,所述第二连接端(2)和吸能板(301)上设置槽孔(3011),所述摩擦夹板螺栓(303)通过所述圆孔和槽孔(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毛伟,边凌涛,高曼郡,杨相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