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1760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2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采集打入桩的基本数据信息建立数据集,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将CNN和LSTM模型相结合,构建CNN‑LSTM联合模型;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CNN‑LSTM联合模型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将数据集打乱输入到BO‑CNN‑LSTM模型中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BO‑CNN‑LSTM模型作为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模型,输出预测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再通过贝叶斯优化模型的预测结果,提高预测精度。较于传统的半经验方法和桩荷载试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更高效、准确地预测打入桩承载力,显著提升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与人工智能,尤其涉及一种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沿海地区,存在许多软弱地基。这些地基通常具有较低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常采用桩基础对其进行加固。在桩基础中,预制打入桩凭借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高等诸多优点,成为软土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常见的沉桩形式。作为重要的基础支撑结构,其竖向承载力的准确检测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现阶段承载力的研究受到场地、计算理论等诸多限制,仍然依赖于基于半经验方法预测与桩荷载试验结果。其中桩荷载试验结果准确,但试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半经验方法的预测计算过程相对简单,所需时间较短,成本较低,但是其预测精度有限且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土层和结构。

2、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算力的提升,逐渐衍生出了一批用于回归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不仅性能优异,还具有更好的经济性、高效性和准确性。因此,如何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桩基承载力预测当中,是当今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

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中,桩荷载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集打入桩的基本数据信息,包括:从文献数据库中采集打入桩的基本数据信息,数据集特征包括:桩长、桩身直径、平均有效垂直应力、不排水抗剪强度和桩基承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建立的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表达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CNN-LSTM联合模型使用CNN提取局部特征,将局部特征输入到LSTM中,捕捉时间序列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集打入桩的基本数据信息,包括:从文献数据库中采集打入桩的基本数据信息,数据集特征包括:桩长、桩身直径、平均有效垂直应力、不排水抗剪强度和桩基承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建立的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表达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cnn-lstm联合模型使用cnn提取局部特征,将局部特征输入到lstm中,捕捉时间序列的长时间依赖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cnn-lstm联合模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打入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积层通过在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坤李秀兵逯振国王明燕闵博钟明辰张思豪王泉淇井惟彬孙剑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