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395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旋转电机,包括:定子(100),具有由分布绕组形成的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分别对应于多个相;转子(10),具有多个磁极,并具有与定子(100)相向的外周;第一槽部(51A),形成在转子(10)的外周;第二槽部(51B),形成在相对于第一槽部(51A)位于与磁极中的最接近于第一槽部(51A)的基准磁极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上;以及突起部(52),位于第一槽部(51A)与第二槽部(51B)之间,通过第一槽部(51A)和第二槽部(51B)划分形成;其中,转子(10)的周向上的突起部(52)的宽度的一半的宽度与转子(10)的周向上的第一槽部(51A)和第二槽部(51B)的宽度之比大于等于0.37并小于等于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电机,特别是涉及能够降低噪声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安装在车辆上的旋转电机中,要求降低转矩脉动和齿槽 效应转矩。转矩脉动以输出转矩的变动部分相对于平均转矩的百分率来表 示, 一般来说该转矩脉动越大,在旋转电机中产生振动和噪声就越大。作为能够降低齿槽效应转矩的旋转电机,例如有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 — 354798号公报、特开2005 — 124281号公报、以及特开2005 — 210826号公报所记载的旋转电机等。但是,关于上述现有的旋转电机,对于着眼于特定次数的转矩脉动来 降低转矩脉动的方法,没有任何记载。尤其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均未提出着眼于旋转电机中所产生的噪声 的高频分量与特定次数的转矩脉动分量和特定次数的径向力分量之间的相 关关系来降低特定次数的噪声的技术。艮P,在上述现有的旋转电机中,未关注旋转电机中所产生的马达噪声 由于进行傅立叶变换而导致特定次数的马达噪声分量变大的情况。因此, 结果在上述现有的旋转电机中,无法充分地降低马达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声 的旋转电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旋转电机包括定子,具有由分布绕组形成的多 个线圈,该多个线圈分别对应于多个相;转子,具有多个磁极,并具有与 定子相向的外周;第一槽部,形成在转子的外周;第二槽部,形成在相对于第一槽部位于与磁极中的最接近于第一槽部的基准磁极相反的一侧的部 分上;以及突起部,位于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之间,通过第一槽部和第二 槽部划分形成。并且,转子的周向上的突起部的宽度的一半的宽度与转子的周向上的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的宽度之比大于等于0.37并小于等于6。优选的是,上述转子的周向上的第一槽部的宽度在以电角度表示时大 于等于0.46度并小于等于3.45度,转子的周向上的突起部的宽度在以电 角度表示时大于等于5.1度并小于等于11.08度。优选的是,上述转子的周向上的第一槽部的宽度在以电角度表示时大 于等于2.0度并小于等于3.45度,转子的周向上的突起部的宽度在以电角 度表示时大于等于5.1度并小于等于8.0度。优选的是,上述转子的周向上的突起部的宽度的一半宽度的电角度与 转子的周向上的第一槽部的宽度的电角度之和为恒定值。优选的是,上述槽部从转子的外周上的基准位置以远离最接近于槽部 的基准磁极的中心线的方式延伸,基准位置是通过该基准位置和转子的中 心点的假想直线与基准磁极的中心线所成的电角度为84度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的旋转电机包括定子,具有由分布绕组形成的多 个线圈,该多个线圈分别对应于多个相;转子,具有多个磁极,并具有与 定子相向的外周;永久磁铁,埋设在转子中,形成磁极;以及多个凸极 部,相对于磁铁位于转子的径向外侧,并在转子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 在转子的外周。并且,该旋转电机包括槽部,该槽部与上述凸极部相邻地形成在转子 的外周,并从凸极部的周向端部延伸至位于周向端部与转子的第一基准位 置之间的部分,第一基准位置是通过该第一基准位置和转子的中心点的假 想直线与磁极的中心线所成的电角度为90度的位置。并且,在该旋转电 机中,转子的周向上的槽部的电角度与转子的周向上的凸极部的电角度的 一半的电角度之比大于0并小于等于0.0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的旋转电机包括定子,具有由分布绕组形成的多 个线圈,该多个线圈分别对应于多个相;转子,具有多个磁极,并具有与定子相向的外周;多个凸极部,在转子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在转子的 外周;以及槽部,与凸极部相邻地形成在转子的外周。并且,由上述凸极 部的一个周向端部和转子的中心点规定的第一端部假想直线与由凸极部的 另一个周向端部和转子的中心点规定的第二端部假想直线之间的电角度为 84度。另外,从最初申请时就预计到可以相互适当地组合上述构成方式。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能够降低噪声中的特定的高频分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截面图; 图2是放大了图1中的II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槽部及其附近的放大图4是表示槽部的宽度的电角度为6度时的旋转电机的槽部及其附近 的放大图5是表示转子的变形例的截面图6是表示模拟结果的图,并且是表示在驱动了槽部的槽宽不同的各 种旋转电机时产生的转矩脉动的24阶分量的图7是表示模拟结果的图,并且是表示在驱动了槽部的槽宽不同的各 种旋转电机时产生的转矩脉动的48阶分量的图8是表示模拟结果的图,并且是表示在驱动了槽部的槽宽不同的各 种旋转电机时转子中所产生的径向力的24阶分量的图9是表示模拟结果的图,并且是表示在驱动了槽部的槽宽不同的各 种旋转电机时的径向力的48阶分量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使用图1至图9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另外,对相同或相 当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截面图。图2是放大了图1中的II 所示部分的放大图。7200880018798.5 如图l和图2所示,旋转电机l包括定子100,具有作为由分布绕组形成的多个线圈的U相线圈110U、 V相线圈110V、 W相线圈110W; 以及转子10,具有多个作为磁极的永久磁铁30,并具有与定子100相向 的外周面(外周)13。定子100具有环状的铁心体103,例如层积多个磁性钢板而构成。在 该铁心体103的内周面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定子齿101。在该定 子齿101之间形成有槽部(凹部)102,各槽部102向铁心体103的内周侧 开口。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中形成有48个槽部102。在定子齿101上,通过分布绕组巻绕有作为线圈的U相线圈IIOU、 V 相线圈IIOV、 W相线圈IIOW。即,旋转电机1为三相电动发电机。另 外,U相线圈IIOU位于最靠铁心体103的外周的一侧,V相线圈IIOV与 该U相线圈IIOU相比位于径向内侧。并且,W相线圈IIOW与该V相线 圈IIOV相比位于径向内侧。另外,在图l所示的例子中,将各线圈直接巻绕在定子齿101上,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使用绝缘体来安装各线圈。向这样被巻绕在定子齿上的各U相线圈UOU、 V相线圈IIOV、 w相 线圈IIOW分别提供相位错开的交流电力。由此,产生通过各线圈110U、 IIOV、 IIOW的磁通。转子10包括通过层积由铁或铁金属等构成的电磁钢板而形成的圆柱 状的铁心体20。在该铁心体20上形成有多个磁铁容纳部20A 20H,该磁铁容纳部 20A 20H在铁心体20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形成并用于容纳永久磁铁30。这里,磁铁容纳部20A具有一对孔部20Al、 20A2,各孔部20Al、 20A2在铁心体20的周向上稍稍间隔开。并且,在该孔部20A1、 20A2内 容纳有永久磁铁30 (30A)。在划分出各孔部20A1、 20A2的铁心体20的 内表面与永久磁铁30之间形成有间隙部40。该间隙部40位于永久磁铁 30的两个端部。并且,容纳在孔部20A1内的永久磁铁30的表面中的靠铁心体20的 外周面侧的表面的磁性与容纳在孔部20A2内的永久磁铁30的表面中的靠铁心体20的外周面侧的表面的磁性为相同的磁性。其他的磁铁容纳部20B 20H也与上述磁铁容纳部20A相同,具有一 对孔部,在各孔部内容纳有永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包括: 定子(100),具有由分布绕组形成的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分别对应于多个相; 转子(10),具有多个磁极,并具有与所述定子(100)相向的外周; 第一槽部(51A),形成在所述转子(10)的所述外周; 第二槽部 (51B),形成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槽部(51A)位于与所述磁极中的最接近于所述第一槽部(51A)的基准磁极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上;以及 突起部(52),位于所述第一槽部(51A)与所述第二槽部(51B)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槽部(51A)和所述第二 槽部(51B)划分形成; 其中,所述转子(10)的周向上的所述突起部(52)的宽度的一半的宽度与所述转子(10)的周向上的所述第一槽部(51A)和所述第二槽部(51B)的宽度之比大于等于0.37并小于等于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彻也久松义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