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嵌段聚合物的胶束多酶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1034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嵌段聚合物的胶束多酶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环糊精‑b‑聚乙二醇‑b‑聚苯乙烯嵌段聚合物包裹多酶分子,构建纳米胶束,通过聚合物包埋多酶形成纳米限域催化体系,显著提升多酶级联催化效率和稳定性。以所述胶束多酶复合物为催化剂催化麦芽糊精合成D‑阿洛酮糖,其催化性能显著优于游离多酶催化体系,对于推动多酶生物催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本专利技术属于酶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嵌段聚合物的胶束多酶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二)
技术介绍

1、嵌段聚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聚合物链,其结构由不同的聚合物链段(如亲水性链段和疏水性链段)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根据链段的排列方式,嵌段聚合物可分为线性、星型和枝状等多种形态。这种结构多样性使嵌段聚合物在生物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2、嵌段聚合物在溶液中通过自组装形成特定的胶束结构。这些结构具有明确的纳米级空间,通过包埋限制酶分子运动,从而产生限域效应。该方法通过物理限制作用防止酶分子泄漏,最大程度地保留酶的三维结构和催化活性。嵌段聚合物独特的分子结构(如疏水-亲水嵌段交替排列)能够形成稳定的微环境,构建纳米尺度限域空间,从而有效减少酶分子的扩散,增强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显著提升酶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3、专利申请cn119506263a提出了一种具有耐高温和耐压性能的聚合物,该聚合物与酶结合后,通过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高效、连续合成环氧化物。专利申请cn118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嵌段聚合物的胶束多酶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链转移剂修饰的β-环糊精与偶氮二异丁腈质量比为1:0.01-0.1;所述苯乙烯体积用量以链转移剂修饰的β-环糊精质量计为2-6mL/g;所述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用量以链转移剂修饰的β-环糊精质量计为20-50mL/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与偶氮二异丁腈质量比为1:0.1-1;所述加入步骤(1)反应液中的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用量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质量计为10-50mL/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嵌段聚合物的胶束多酶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链转移剂修饰的β-环糊精与偶氮二异丁腈质量比为1:0.01-0.1;所述苯乙烯体积用量以链转移剂修饰的β-环糊精质量计为2-6ml/g;所述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用量以链转移剂修饰的β-环糊精质量计为20-50ml/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与偶氮二异丁腈质量比为1:0.1-1;所述加入步骤(1)反应液中的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用量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质量计为10-50ml/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助溶剂包括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石油醚;所述胶束溶液的浓度为0.05~1.5mg/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淀粉磷酸化酶、葡萄糖磷酸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d-阿洛酮糖-6-磷酸差向异构酶和d-阿洛酮糖-6-磷酸磷酸酶分别以含各个酶编码基因的重组基因工程菌经诱导培养获得的湿菌体超声破碎提取的纯酶液形式加入;所述淀粉磷酸化酶来源于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 msb8,uniprot编号o33831)、葡萄糖磷酸变位酶来源于极端嗜热古生菌(thermococcus kodakarensis,uniprot编号q68bj6)、磷酸葡糖异构酶来源于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8,uniprot编号q5sll6)、阿洛酮糖6-磷酸磷酸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朝鲍安妮詹侃郑裕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