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稀疏任意阵列与连续逼近技术的ris剖面设计方法,适用于半无源ri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系统,尤其针对毫米波频段下的低复杂度信道估计与动态波束赋形优化。
技术介绍
1、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向高频段、高集成度方向演进,可重构智能表面(ris)作为6g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动态调控电磁波传播特性,显著提升了通信系统的覆盖能力与传输效率。然而,现有的半无源ris辅助isac系统在实际部署中面临以下多重技术挑战,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潜力。
2、硬件成本与能耗问题。传统半无源ris架构的传感模块需密集配置传感器以实现高精度参数估计。例如,典型的大规模ris系统若采用均匀阵列布局,传感器数量随阵列规模呈平方级增长,导致射频链路数量庞大。这不仅显著增加了硬件制造成本,还带来高昂的能耗开销。
3、高维参数估计的效率瓶颈。isac系统需实时获取目标的方位角与俯仰角信息以优化ris相位配置。现有主流方法如二维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需对二维角度空间进行全局搜索,导致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稀疏任意阵列与连续逼近技术的RIS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基于稀疏任意阵列与连续逼近技术的RIS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传感器间距最小间距为λc/2,最大间距不超过(2min(Ns,h,Ns,v)-1)λc/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疏任意阵列与连续逼近技术的RIS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RIS传感模块接收来自UE的反射信号以实现目标感知,UE的接收信号模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疏任意阵列与连续逼近技术的RIS剖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稀疏任意阵列与连续逼近技术的ris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基于稀疏任意阵列与连续逼近技术的ris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传感器间距最小间距为λc/2,最大间距不超过(2min(ns,h,ns,v)-1)λc/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疏任意阵列与连续逼近技术的ris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ris传感模块接收来自ue的反射信号以实现目标感知,ue的接收信号模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疏任意阵列与连续逼近技术的ris剖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