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为了保障乘员的舒适性以及电池系统的性能和安全,诸如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型基本都配置有相应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当乘员舱和/或电池系统产生制冷或制热需求、或者乘员舱产生除湿需求时,车辆热管理系统启动对应的回路,以对乘员舱和/或电池系统进行制热或制冷,或者对乘员舱进行除湿。
2、由于电池有制热模式以及制冷模式,且在对电池制冷以及制热时,在电池换热器处的换热介质流向相反。如此,导致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管路较为复杂,从而导致热管理系统的流阻较大,并使得切换各个模式时的控制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可简化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管路,以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模块、第二换热模块以及多通阀;压缩机具有入口和出口;第一换热模块对来自出口的换热介质降温处理;第二换热模块包括电池换热单元;电池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包括车内换热器(3)及车外换热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还包括换向阀(9);所述换向阀(9)选择性将所述车内换热器(3)与所述车外换热器(4)导通,或者,将所述车内换热器(3)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2a)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包括车内换热器(3)及车外换热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还包括换向阀(9);所述换向阀(9)选择性将所述车内换热器(3)与所述车外换热器(4)导通,或者,将所述车内换热器(3)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2a)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1)还包括第二单向阀(13),所述第二单向阀(13)设置于所述车外换热器(4)与所述多通阀(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阀(7)为四通换向阀,所述多通阀具有0位和1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2a)还包括车内换热单元(8),所述车内换热单元(8)将来自所述电池换热单元(6)对所述电池制热后的所述换热介质和/或将来自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的所述换热介质对目标对象制冷,并将所述换热介质导回所述入口(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换热单元(8)包括蒸发组件(81),所述蒸发组件(81)串联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与所述入口(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81)包括蒸发器(82)和第二调节阀(85),所述蒸发器(8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调节阀(85)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入口(2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81)有两个,分别为前蒸发组件(82)和后蒸发组件(83),所述前蒸发组件(82)和所述后蒸发组件(83)并联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a)及所述入口(21)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尚仲,许鑫,谭廷帅,方超,王进龙,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