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光学元件技术

技术编号:460816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等,其中,能够通过加压成型熔融玻璃滴,高效率高精度地制造具有侧面成形面的光束整形元件等光学元件。采用备有上模、下模及侧面模的成型模具加压成型熔融玻璃滴,由此制造备有上成形面、下成形面及侧面成形面的光学元件。首先对下模上供给熔融玻璃滴,使熔融玻璃滴中心部的高度高于侧面模的高度。之后用成型模具加压成型被供给的熔融玻璃滴,将熔融玻璃滴的一部分压到侧面成形面的外侧,形成具有不接触成型模具而形成的面的凸缘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压成型熔融玻璃滴制造光学元件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 及光学元件,详细地说,是涉及光束整形元件等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光学元 件,这种光束整形元件用来将半导体激光输出的输出光束的截面整形为圆形。
技术介绍
用来对DVD等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信息的光拾取装置中, 一般釆用 半导体激光作为光源。半导体激光输出的输出光束因为是从薄的活性层端面射 出,所以具有椭圆形的截面。对这种椭圆形光束用光束整形元件整形成圆形光 束之后再进行利用,这样能够提高光束的利用效率,提高记录和再生的正确度。 尤其是蓝紫色半导体激光,输出光束有强度不足之倾向,所以在采用蓝紫色半 导体激光作为光源的光拾取装置中,上述光束整形元件尤其重要,受到注目。作为用来把半导体激光输出的输出光束的截面整形成圆形的光束整形光 学元件,已经知道有例如,具备只在光束截面的短轴方向有曲率的圆柱体面的 光束整形元件(光束整形透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作为光束整形元件等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已经知道有例如用成型模具通 过加压成型进行制造的方法。尤其是向成型模具供给熔融玻璃滴通过成型模具 加压成型从熔融玻璃滴直接制造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能够将1次成型所需要 的时间縮短到非常短,受到注目,其研讨不断进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3)。一般来说,这种光束整形元件在被装入光学系统时相对光源等的定位精度 要求非常高。因此,专利文献2中提案的方法是在四角带有孔穴的部件的四角 孔穴中进行成型,在光学元件的侧面形成侧面成形面,将其作为装入时的定位 基准面。另外专利文献3中提案的方法是提高成型模具中用来转印侧面成形面 之部件的温度,由此防止成型时的裂缝、缺损等,安定地制造具有定位基准面 的光学元件。专利文献1:特开2 0 0 2 — 2 0 8 1 5 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 0 0 6 — 2 9 0 6 9 2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 0 0 4 — 3 3 9 0 3 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但是,从熔融玻璃滴直接制造具有侧面成形面的光学元件的方法中,对于 上下成形面却很难得到高的形状精度。由于熔融玻璃滴的温度高于成型模具的 温度,所以,熔融玻璃滴一旦被供给到成型模具便从接触成型模具的接触面放 热而急剧冷却。因此, 一旦熔融玻璃滴的侧面与成型模具接触则冷却从侧面开 始急剧进展,在熔融玻璃滴的周边部分和中央部分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为了通过加压成型得到形状精度高的成形面,必须以所定压力不断加压直 至玻璃充分冷却、固化为止。但是如果存在上述温度差的话,周边部分和中央 部分的固化时机有偏差,周边部分先固化。而中央部分在周边部分固化后还继 续收缩,但由于周边部分的障碍,对中央部分不能施加充分的压力,致使形状 精度恶化。如上述专利文献3所述,通过提高用来转印侧面成形面的部件温度,能够 在某种程度缓和周边部分和中央部分的温度差。但是光束整形元件等光学元 件、其中尤其是用于蓝紫色半导体激光中的光束整形元件被要求非常高的形状 精度,单靠专利文献3中记述的方法不能充分应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技术性课题,目的在于提高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 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高精度光学元件,其中,能够通过加压成型熔融玻璃滴, 高效率高精度地制造具有侧面成形面的光束整形元件等光学元件。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征。1. 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是用成型模具加压成型熔融玻璃滴制造光 学元件,所述成型模具备有上模、下模、侧面模,分别用来形成具有上成形面、 下成形面、侧面成形面之光学元件的上成形面、下成形面、侧面成形面,光学 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备有下述工序供给工序,向所述下模上滴下温度高于所述成型模具的所述熔融玻璃滴供 给所述熔融玻璃滴,使被供给的所述熔融玻璃滴的中心部的高度高于所述侧面 模的高度;加压工序,用所述成型模具加压成型被供给的所述熔融玻璃滴,把所述熔融玻璃滴的一部分压到所述侧面成形面的外侧形成凸缘部,该凸缘部有不接触 所述成型模具而形成的面。2. 上述1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成形面 上下方向的厚度在0. 3mm以上、所述凸缘部厚度的2倍以下。3. 上述1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在 所述上成形面及所述下成形面上含有光学面。4. 上述1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成形面 是所述光学元件装入光学系统中时被用作定位基准面的面。5. 上述4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成形面 有略相互垂直的2个平面。6. 上述1 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加压工序之后备有切断工序,切断所述光学元件,除去所述凸缘部的至少 一部分。7. 上述6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工序是 以所述上成形面、所述下成形面或所述侧面成形面为基准进行切断。8. 上述1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玻璃滴 的体积大于由所述下模及所述侧面模形成的空间的容积。9. 上述3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是 用来把半导体激光输出的输出光束的截面整形为圆形的光束整形元件,所述上成形面及所述下成形面的至少一个备有由圆柱体面或圆环面构成 的光学面。10. —种光学元件,用成型模具加压成型熔融玻璃滴制造,光学元件的特征在于,备有接触所述成型模具而形成的上成形面、下成形面及侧面成形面;凸缘部,其备有蔓延到所述侧面成形面外侧,不接触所述成型模具而形成的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压,熔融玻璃滴的一部分被挤到侧面成形面的外侧形 成凸缘部,该凸缘部具有不与成型模具接触而形成的面,所以能够抑制熔融玻 璃滴的周边部分与中央部分的温度差,能够充分加压直至上成形面固化。因此, 能够高效率高精度制造具有侧面成形面的光束整形元件等光学元件。附图说明图l:本专利技术光学元件一例的光束整形元件IO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光学元件另一例的两凸形状透镜20示意图。图3:用来形成光束整形元件10的成型模具的一例截面示意图。图4:供给工序中的成型模具等的状态模式示意图。图5:采用贯通细孔的熔融玻璃滴供给方法的模式示意图。图6:加压工序中的成型模具30的状态模式示意图。符号说明10光束整形元件(光学元件)11 、21 上成形面11 c、12c、 21c、 22c 光学面12 、2 2 下成形面13 、2 3 侧面成形面14 、2 4 凸缘部15 、2 5 不接触成型模具而形成的面20透镜(光学元件)30成型模具31上模32下模33侧面模44 、4 7 熔融玻璃滴T1侧面成形面上下方向的厚度T2凸缘部的厚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1 6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光学元件本专利技术适合用于光束整形元件的制造,该光束整形元件用来把半导体激光 输出的输出光束的截面整形为圆形。其中,尤其适合用于下述光束整形元件的制造,即在上成形面及下成形面的至少一个面上备有由圆柱体面或圆环面构成的光学面。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对象光学元件并不局限于此,包括备有上成形面、 下成形面、侧面成形面的各种光学元件。圆柱体面(圆筒面)是指在垂直于光轴的面内的所定方向(以下又称母线 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是用成型模具加压成型熔融玻璃滴制造光学元件,所述成型模具备有上模、下模、侧面模,分别用来形成具有上成形面、下成形面、侧面成形面之光学元件的上成形面、下成形面、侧面成形面,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备有下述工序:  供给工序,向所述下模上滴下温度高于所述成型模具的所述熔融玻璃滴供给所述熔融玻璃滴,使被供给的所述熔融玻璃滴的中心部的高度高于所述侧面模的高度; 加压工序,用所述成型模具加压成型被供给的所述熔融玻璃滴,把所述熔融玻璃滴的一部分压到 所述侧面成形面的外侧形成凸缘部,该凸缘部有不接触所述成型模具而形成的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5-31 144924/20071.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是用成型模具加压成型熔融玻璃滴制造光学元件,所述成型模具备有上模、下模、侧面模,分别用来形成具有上成形面、下成形面、侧面成形面之光学元件的上成形面、下成形面、侧面成形面,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备有下述工序供给工序,向所述下模上滴下温度高于所述成型模具的所述熔融玻璃滴供给所述熔融玻璃滴,使被供给的所述熔融玻璃滴的中心部的高度高于所述侧面模的高度;加压工序,用所述成型模具加压成型被供给的所述熔融玻璃滴,把所述熔融玻璃滴的一部分压到所述侧面成形面的外侧形成凸缘部,该凸缘部有不接触所述成型模具而形成的面。2.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成形面上下方向的厚度在0.3mm以上、所述凸缘部厚度的2倍以下。3.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在所述上成形面及所述下成形面上含有光学面。4.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成形面是所述光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椋和幸速水俊一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