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的方向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675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的方向盘,方向盘轮圈内部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方向盘转向柱内设置有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第一滑套结构和第二滑套结构的一端与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连接,第一滑套结构和第二滑套结构位于方向盘轮圈内部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托具和第二托具。本申请通过电动机带动齿轮传动机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套结构和第二滑套结构分别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当滑动到滑轨末端时可以将第一托具和第二托具推出至方向盘轮圈,托具为手掌增加了一个着力点,弥补了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拇指力量不足造成的握持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方向盘,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的方向盘


技术介绍

1、《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规定:手指末节残缺或者右手拇指缺失的人,仍然可以申请小型汽车(c1)、小型自动挡汽车(c2)、低速载货汽车(c3)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这一规定体现了对不同身体条件人群的包容性,旨在让更多人有机会获得驾驶资格,只要其身体条件能够满足安全驾驶的基本要求。

2、然而,拇指末关节的残缺可能会影响到驾驶者在操作方向盘、换挡、控制刹车等过程中的精准度。尤其是在需要较强手指力量和精细动作的情况下,缺失末节会降低握力,造成操作不便。对于拇指末关节残缺的驾驶者来说,长时间驾驶可能会导致疲劳,增加驾驶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个别驾驶者可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更加熟练地掌握驾驶技巧。

3、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针对残障人士的车辆改装和辅助驾驶系统,但尚未出现专门针对拇指末关节残缺人群的方向盘设计。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汽车方向盘设计仍然是基于普通驾驶者的需求,未考虑到部分人群在特定身体条件下的特殊需求。尤其是对于拇指末节残缺的人群,传统的方向盘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轮圈、方向盘转向柱、左盘幅、右盘幅、第一滑套结构和第二滑套结构,所述方向盘轮圈通过所述左盘幅和所述右盘幅与所述方向盘转向柱的上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方向盘转向柱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所述第一滑套结构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用于所述第二滑套结构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和升降机构,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方向盘转向柱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能够控制所述显示屏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轮圈、方向盘转向柱、左盘幅、右盘幅、第一滑套结构和第二滑套结构,所述方向盘轮圈通过所述左盘幅和所述右盘幅与所述方向盘转向柱的上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方向盘转向柱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所述第一滑套结构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用于所述第二滑套结构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和升降机构,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方向盘转向柱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能够控制所述显示屏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垂直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在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的带动下能够上下运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固定端与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拇指末关节残缺驾驶员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方向盘转向柱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电机、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林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