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整体吊装受力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尤其为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吊装的受力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起重吊具通过左吊绳和右吊绳与钢结构上的吊点相连接实现吊装,左吊绳和右吊绳的上侧均被伸缩油筒打断并连接,伸缩油筒包括油柱,油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柱,内柱的外侧与油柱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活塞的上下两侧分别是上油室和下油室,两个下油室之间通过软油管相连通,两个上油室均通过软油管与识别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醒和避免偏心荷载,并起到感应钢结构的整体和局部形变的作用,通过在左吊绳和右吊绳的上侧进行设置,在吊装过程中,将左吊绳和右吊绳承受的负载通过油杆的滑动进行比对展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整体吊装受力变形监测,具体为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吊装的受力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钢结构凭借其出色的受力性能、轻质高强、性能稳定、可焊性好、便于连接、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等诸多优点,自问世以来就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2、为了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减少高空作业量,通常采用整体吊装法进行安装施工。整体吊装法是指结构在地面上拼装完成后,采用起重机、吊车等起重设备将结构安装就位的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
3、在实际吊装过程中,施工单位多因吊装方案策划不周密,起吊程序控制不得当等等,造成吊装结构不可避免地承受偏心荷载,如图2所示,这样的偏心荷载可能使得吊装过程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钢结构建筑不仅要考虑其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与变形,其施工阶段以及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分析也要重点考虑。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吊装的受力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吊装过程中,明确的指出荷载偏心的方向,感应钢结构的整体形变程度,且在荷载过分偏心时,及时做出修正。</p>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吊装的受力形变监测系统,包括起重吊具(1),起重吊具(1)通过左吊绳(2)和右吊绳(3)与钢结构(5)上的吊点(4)相连接实现吊装,其特征在于:左吊绳(2)和右吊绳(3)的上侧均被伸缩油筒(7)打断并连接,伸缩油筒(7)包括油柱(71),油柱(7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塞(72),活塞(7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柱(75),内柱(75)的外侧与油柱(71)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活塞(72)的上下两侧分别是上油室(74)和下油室(73),两个下油室(73)之间通过软油管相连通,两个上油室(74)均通过软油管与识别箱(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跨...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吊装的受力形变监测系统,包括起重吊具(1),起重吊具(1)通过左吊绳(2)和右吊绳(3)与钢结构(5)上的吊点(4)相连接实现吊装,其特征在于:左吊绳(2)和右吊绳(3)的上侧均被伸缩油筒(7)打断并连接,伸缩油筒(7)包括油柱(71),油柱(7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塞(72),活塞(7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柱(75),内柱(75)的外侧与油柱(71)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活塞(72)的上下两侧分别是上油室(74)和下油室(73),两个下油室(73)之间通过软油管相连通,两个上油室(74)均通过软油管与识别箱(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吊装的受力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油杆(94)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位移点(97),识别箱(9)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位移传感器(96),第二位移点(97)在第二位移传感器(96)上滑动,通过获得第二位移点(97)的位置获取油杆(94)的运动方向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吊装的受力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油杆(94)的中间位置为实心,其余位置为空心,油杆(94)的中间两侧位置分别开设有出孔(98),初始位置下,出孔(98)被识别箱(9)内部遮挡,连接板(93)向一侧移动到极限位置后,同一侧的出孔(98)能够冒出识别箱(9)内部,将左腔(91)和右腔(92)连通,负载较大的一侧,相应一侧的上油室(74)内的油会向另一侧的上油室(74)流动,相应一侧的下油室(73)内的油会由另一侧的下油室(73)进行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吊装的受力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出孔(98)呈三角状设置,越靠近油杆(94)的中间位置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吊装的受力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识别箱(9)的中间内侧滑动有滑环(911),滑环(9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913),滑环(911)的内侧还通过固定架(914)滑动连接有挡杆(912),挡杆(912)能依靠电磁铁(913)实现上下伸缩,挡杆(912)顶端由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启宇,高峰,梁涛,李四海,张旭柏,苗永占,范鹏科,梁通通,辛瑜,董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新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