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通信,特别是涉及一种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技术介绍
1、随着天线技术的发展,小型化天线成为基站天线的发展趋势。移相馈电装置是基站天线的核心元件,电信号通过移相馈电装置进入对应的天线通道内,实现信号辐射。
2、目前,移相馈电装置一般由移相器及馈电网络组合而成。移相器与馈电网络通常通过同轴电缆实现连接。生产时移相器的腔体需使用电镀工艺,装配时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使用感应焊与移相器的腔体进行连接。然而此种连接方式存在同轴电缆占用空间较大、布局困难的问题,另外,电镀产生的废水会污染环境,也会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免电镀、占用空间较小,能够简化整机布局的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2、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移相器,移相器配置为带状线传输线的移相器,移相器包括:
3、电路板和腔体,电路板位于腔体内,且电路板上设有接地连接端和多个移相电路的信号连接端;以及
4、导电件,导电件穿设于腔体的腔壁中,且部分结构与电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器,所述移相器配置为带状线传输线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0)上还设有多个电路板金属过孔(14),所述电路板金属过孔(14)与所述电路板(10)的接地连接端(11)电连接,所述腔体(20)上对应所述电路板金属过孔(14)的位置设有导电件安装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0)的表面还设有电路板接地导体(15),所述电路板(10)的所述接地连接端(11)与所述电路板接地导体(1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器,所述移相器配置为带状线传输线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0)上还设有多个电路板金属过孔(14),所述电路板金属过孔(14)与所述电路板(10)的接地连接端(11)电连接,所述腔体(20)上对应所述电路板金属过孔(14)的位置设有导电件安装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0)的表面还设有电路板接地导体(15),所述电路板(10)的所述接地连接端(11)与所述电路板接地导体(1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16)和第二腔壁(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0)上开设有插接孔(180),所述信号连接端(12)和所述接地连接端(11)围设于所述插接孔(180)的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还包括微带传输线原理的转接电路板(30),所述转接电路板(30)插接至所述电路板(10),并用于插接至辐射单元(210)的馈电底板(40),所述转接电路板(30)配置为用于使所述电路板(10)的接地连接端(11)和所述馈电底板(40)的接地端(41)电连接,使所述电路板(10)的信号连接端(12)和所述馈电底板(40)的馈电端(42)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电路板(30)包括多个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引脚(31)和第二引脚(32),所述第一引脚(31)上设有第一接地焊盘(311)和第一馈电焊盘(312),所述第二引脚(32)上设有第二接地焊盘(321)和第二馈电焊盘(322),各所述第一接地焊盘(311)与各所述第二接地焊盘(321)均电连接,彼此对应的第一引脚(31)和所述第二引脚(32)中的所述第二馈电焊盘(322)和所述第二馈电焊盘(322)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脚(32)的所述第二接地焊盘(321)和所述第二馈电焊盘(3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引脚(32)的两个相对侧的表面上,所述电路板(10)上与该所述第二引脚(32)对应的所述信号连接端(12)和所述接地连接端(11)之间,开设有供该所述第二引脚(32)插设的第二引脚插孔(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脚(32)贯穿所述腔体避让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慧,潘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