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浸润方法、介质及程序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460613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浸润方法、介质及程序产品,所述电芯浸润方法包括计算出化成工序的可回收余热量;计算出电芯浸润的最优动力黏度,并查表得出该最优动力黏度对应的最优温度;计算出加热一定质量的电解液至所述最优温度所需的总热量;若所述可回收余热量大于所述总热量,则发送控制指令至浸润机构,使得浸润机构利用所述可回收余热量加热电解液至所述最优温度,将加热后电解液注入电芯内浸润。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化成车间余热,降低了电解液加热成本,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了电解液动力黏度,强化了浸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电芯浸润方法、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1、在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中,电芯浸润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电解液需充分渗透至电极片孔隙中,以实现离子的有效传导。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传统浸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电解液进行预热处理(通常采用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方式将电解液加热至40-60℃),随后将预热后的电解液注入电芯壳体,通过真空负压或静置方式促进电解液扩散。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显著缺陷:

2、(1)能源消耗高且成本不可控:电解液预热主要依赖外部电能或蒸汽热能,例如某型号电芯单次浸润需加热电解液至50℃,按日产10万只电芯计算,仅加热环节年耗电量可达百万度以上。而电池化成工序(尤其是高温老化阶段)产生的余热(包括反应热、焦耳热、设备散热等)通常直接通过冷却系统排放,未与浸润工艺形成热耦合,造成能源双重浪费。

3、(2)电解液黏度调控粗放:现有技术多采用固定温度区间加热,未根据电芯结构参数(如极片孔隙率、卷绕半径)动态优化电解液动力黏度,同时,电解液动力粘度虽与温度成正相关,但应避免温度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余热量的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欧姆内阻的焦耳热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柜自身热负荷的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动力黏度的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余热量的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欧姆内阻的焦耳热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柜自身热负荷的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动力黏度的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伟马金亮柏发洋李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