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573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1)、底座(2)、铁芯、线圈、骨架、轭铁、三根动簧片(3)以及数量与动簧片(3)对应的编织导线(4)和接线片(5),所述每根编织导线(4)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动簧片(3)连接,所述每根编织导线(4)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接线片(5)连接,所述的外壳(1)内部设有用于隔离相邻编织导线(4)的两个凸块(1.1)。该继电器在保证安全性能同时,增加了继电器的耐压,组与组之间的耐压可以达到1650V,使耐压范围较广;装配时,无需在与编织导线固定的动簧片上进行安装或固定,不增加装配工序和增加人力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控制器件,具体讲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工作时,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 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动簧片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 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 铁就会在动簧片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目前的继电器一般包括外壳、底座、铁芯、线圈、骨架、轭铁、三根动簧片以及数量 与动簧片对应的编织导线和接线片,所述外壳与底座固定,所述每根编织导线的一端均与 对应的动簧片连接,所述每根编织导线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接线片连接,以上现有技术的 继电器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三根编织导线并排分布,并且均裸露,相邻的编织导线之间会相 互干涉,使继电器在保证安全性能同时,耐压范围较小;如果在三根编织导线额外做隔压措 施,使与编织导线固定的动簧片上也没有很好的固定位置和安装位置,而且会增加装配工 序,增加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压范围广、不增加装配工序和人力 成本的继电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底座、铁 芯、线圈、骨架、轭铁、三根动簧片以及数量与动簧片对应的编织导线和接线片,所述每根 编织导线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动簧片连接,所述每根编织导线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接线片连 接,所述的外壳内部设有用于隔离相邻编织导线的两个凸块。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外壳内增加的 两个凸块能对相邻编织导线进行隔离,使继电器在保证安全性能同时,增加了继电器的耐 压,组与组之间的耐压可以达到1650V,使耐压范围较广;装配时,无需在与编织导线固定 的动簧片上进行安装或固定,不增加装配工序和增加人力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继电器(未画外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继电器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继电器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1、外壳,1. 1、凸块,2、底座,3、动簧片,4、编织导线,5、接线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继电器,包括外壳1、底座2、铁芯、线圈、骨 架、轭铁、三根动簧片3以及数量与动簧片3对应的编织导线4和接线片5,所述每根编织导 线4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动簧片3连接,所述每根编织导线4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接线片5 连接,所述的外壳1内部设有用于隔离相邻编织导线4的两个凸块1. 1,所述两个凸块1. 1 与外壳1一体成型而成。以上仅就本技术应用较佳的实例作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 限制。本技术技术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所述凸块的形状可以变 化,如矩形、T形等,凸块的高度可以变化,总之,凡在本技术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1)、底座(2)、铁芯、线圈、骨架、轭铁、三根动簧片(3)以及数量与动簧片(3)对应的编织导线(4)和接线片(5),所述每根编织导线(4)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动簧片(3)连接,所述每根编织导线(4)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接线片(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部设有用于隔离相邻编织导线(4)的两个凸块(1.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1)、底座(2)、铁芯、线圈、骨架、轭铁、三根动簧片(3)以及数量与动簧片(3)对应的编织导线(4)和接线片(5),所述每根编织导线(4)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动簧片(3)连接,所述每根编织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波刘维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弗朗逊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