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522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装置包括:箱体;电池单体组件,电池单体组件设于箱体内;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于箱体的侧壁和电池单体组件之间且与箱体的侧壁和电池单体组件抵接,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位于第二板体朝向电池单体组件或朝向箱体的侧壁的一侧,第一板体朝向第二板体的一侧具有第一斜面,第二板体朝向第一板体的一侧具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贴合且与箱体的深度方向互成角度。限位结构可以提升电池装置的结构刚度,改善电池装置的振动冲击及侧柱碰性能。另外,限位结构便于电池单体组件装配至箱体的同时,便于限位结构装配至电池单体组件和箱体的侧壁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电池单体组件和箱体侧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用于便于电池单体组件装配进箱体内,但是电池单体组件和箱体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在电池包受到冲击载荷时,电池单体组件和箱体侧壁之间没有限位,使得电池单体组件往间隙一侧偏移导致电池单体组件底部脱胶,严重的会导致电池包失效。若电池单体组件和箱体之间不留有间隙会导致电池单体组件无法装入电池包内。现有技术中一般用结构胶将电池单体组件侧面填满,结构胶固化后无法管控结构胶固化形状,整车侧柱碰时,结构胶会挤压电池单体组件导致电池单体组件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装置,通过限位结构可以提升电池装置的结构刚度,改善电池装置的振动冲击及侧柱碰性能,且限位结构便于装配至电池单体组件和箱体的侧壁之间,工业化难度小。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箱体;电池单体组件,所述电池单体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和所述电池单体组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设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中的另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有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空腔的形状为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设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中的另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有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空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背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板体背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设有泡棉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沿所述箱体深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箱体的底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背离所述电池单体组件的一侧,沿所述箱体的深度方向且在朝向所述箱体底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斜面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方向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升吴丹焱黄仰枝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