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9331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压载舱内的待巡检区域标识以及各个待巡检区域标识对应的待巡检区域作业参数,将获取的待巡检区域标识作为目标作业区域,基于目标作业区域,从对应的待巡检区域作业参数中获取目标区域作业参数,基于目标作业区域的障碍物信息,生成预设航线,按感兴趣区域投影面积,确定作业周期,基于预设航线和作业周期,确定感兴趣区域的航点序列,根据水下航行器的艏向和水下航行器的姿态角参照值,确定各个航点对应的观察动作,根据预设航线和感兴趣区域,控制水下航行器对各航点按照其对应的观察动作进行观察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保证检查质量,避免漏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载舱巡检,具体为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压载舱作为船舶中的重要区域,其巡检至关重要。目前对于船舶压载舱的巡检方法主要包括:老龄船半年检查一次,非老龄船一年检查一次,检查可分为船体构件和舱内管路两部分,船体构件主要查看舱壁、肋骨、舷侧纵桁、水平隔板、底板等状况是否良好,依附在构件上的防腐锌块的腐蚀程度等;每五年,各压载舱内部至少轮流检查一次,检查压载舱的壁厚、结构完整性及腐蚀情况,用于评估船舶的结构强度和耐用性,以提前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结构问题。

2、传统的压载舱巡检,如对船体构件和舱内管路的检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检查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这可能导致不同检查人员对同一问题的评估存在差异,影响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按照目前的老龄船半年检查一次,非老龄船一年检查一次,每五年各压载舱内部至少轮流检查一次的检查周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发展迅速的问题。尤其是在恶劣的航行环境或船舶使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问题可能在检查周期之间出现并恶化。在检查压载舱的壁厚、结构完整性及腐蚀情况时,由于压载舱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压载舱划分为多个待巡检区域的方式为,若为首次巡检作业的,根据压载舱内物理隔离区域进行区域划分,若存在历史巡检数据的,基于历史腐蚀记录或高风险区域的分布进行区域划分,其中,压载舱内物理隔离区域包括舱段分隔界面或管道集中区,高风险区域包括焊接点或结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障碍物信息的获取方法为,调用压载舱的CAD模型或三维地图,提取固定障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压载舱划分为多个待巡检区域的方式为,若为首次巡检作业的,根据压载舱内物理隔离区域进行区域划分,若存在历史巡检数据的,基于历史腐蚀记录或高风险区域的分布进行区域划分,其中,压载舱内物理隔离区域包括舱段分隔界面或管道集中区,高风险区域包括焊接点或结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障碍物信息的获取方法为,调用压载舱的cad模型或三维地图,提取固定障碍物信息,对于有历史巡检数据的,同步调用水下航行器的声呐传感器的历史数据,其中,固定障碍物信息包括管道、支撑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作业区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为,调用压载舱cad模型或三维地图的数据进行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作业区域内的感兴趣区域的确定方法为,结合历史检测报告,将易腐蚀区域标记为感兴趣区域,或由用户通过交互界面标注重点检查的区域,其中,易腐蚀区域包括焊缝、防腐锌块附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水下航行器进行压载舱巡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压载舱划分为多个待巡检区域的同时,设定巡检优先级,对于首次巡检作业的,采用默认优先级0,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鑫窦义哲乔岳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