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挖泥船,尤其涉及一种挖泥船接力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1、绞吸式挖泥船是利用转动着的绞刀绞松河底或海底的土壤,与水泥混合成泥浆,经过吸泥管吸入泵体并经过排泥管送至排泥区。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时,挖泥,输泥和卸泥都是一体化,自身完成,生产效率较高。
2、近年来国内外大力加快港口建设、吹填造地,疏浚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疏浚公司建造了很多绞吸式挖泥船,随着水下工程的增加以及严格环保的要求,传统一级二级排泥装置的绞吸式挖泥船的排泥距离已经难于适应远程排泥的疏浚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挖泥船接力排泥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挖泥船接力排泥装置,包括主机舱,还包括:所述主机舱后侧左舷上增设有肋位,所述主机舱的前侧左舷连通有油漆间,所述主机舱后侧左舷处设置有水下泥泵机组,所述主机舱前侧左舷上安装有二级泥泵机组,所述主机舱的中部安装有三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泥船接力排泥装置,包括主机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主机舱(1)后侧左舷上增设有肋位(101),所述主机舱(1)的前侧左舷连通有油漆间(2),所述主机舱(1)后侧左舷处设置有水下泥泵机组(3),所述主机舱(1)前侧左舷上安装有二级泥泵机组(4),所述主机舱(1)的中部安装有三级泥泵机组(5),所述水下泥泵机组(3)的泥泵本体(301)上设置有抽泥端(3011)和排泥端(3012),所述抽泥端(3011)上设置有抽泥管(6),所述抽泥管(6)内固设有用于拦截碎石的滤板(601),所述抽泥管(6)置于滤板(601)的下侧设置有排石机构。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泥船接力排泥装置,包括主机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主机舱(1)后侧左舷上增设有肋位(101),所述主机舱(1)的前侧左舷连通有油漆间(2),所述主机舱(1)后侧左舷处设置有水下泥泵机组(3),所述主机舱(1)前侧左舷上安装有二级泥泵机组(4),所述主机舱(1)的中部安装有三级泥泵机组(5),所述水下泥泵机组(3)的泥泵本体(301)上设置有抽泥端(3011)和排泥端(3012),所述抽泥端(3011)上设置有抽泥管(6),所述抽泥管(6)内固设有用于拦截碎石的滤板(601),所述抽泥管(6)置于滤板(601)的下侧设置有排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泥船接力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石机构包括固设在抽泥管(6)上的外壳(7)、转动连接在外壳(7)上的转动座(701)、呈圆周均匀开设在转动座(701)上的若干接料槽(702)以及固设在外壳(7)上用于驱动转动座(701)旋转的驱动电机(703),所述转动座(701)与抽泥管(6)转动相连,所述外壳(7)的底部开设有与接料槽(702)相配合的落料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泥船接力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槽(702)内滑动连接有推座(8),所述推座(8)靠近转动座(701)中心轴线的一侧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外壳(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推座(8)位移的驱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挖泥船接力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固设在外壳(7)内的固定杆(9)、转动设置在固定杆(9)内的双向往复丝杆(901)、设置在双向往复丝杆(901)端部的从动锥齿轮(902)、通过连板(705)与转动座(701)固连的固定锥齿轮(704)以及螺纹连接在双向往复丝杆(901)两端的套筒(903),每个所述套筒(903)均活动连接有摆动杆(904),两个所述摆动杆(904)远离套筒(903)的一端活动相连且与推座(8)活动相抵,所述固定杆(9)固设在外壳(7)远离驱动电机(70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兆国,张国斌,肖泽伟,季节,黄旭鑫,张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