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树林生态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地形改造与控水技术在砂质土壤种植红树林的方法,适用于滨海砂质土壤区域的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技术介绍
1、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红树林面临着面积减少、生境退化等问题。在砂质土壤区域,由于土壤结构松散、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差,养分含量低且易随潮水淋洗损失,导致红树林种植难度极大。
2、传统的红树林种植方法在砂质土壤中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直接种植时,苗木根系难以固定,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成活率低下。部分地区采用种植袋 + 深栽的方式,但存在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提升受限的问题。而大面积土方开挖回填等方法,不仅工程量大、成本高,还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泥沙扩散,影响周边水体环境。
3、在红树林生态修复中,红树林种植区域表层淤泥厚度薄,部分区域底部为强风化凝灰岩,传统方法需挖除后回填种植土,存在岩石开挖转运工程量大、费用高等缺点。在海南省文昌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中,红树林修复区养殖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微地形改造与控水技术在砂质土壤种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潮沟的尺寸包括最大宽度、深度、坡度;布局模式包括网格状、放射状或鱼骨状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潮沟深度D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潮沟最大宽度W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明确潮沟布局模式是通过布局模式决策指数来决定的,布局模式决策指数;为布局模式决策指数;A为修复区面积,单位为m2;为修复区形状系数,矩形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地形改造与控水技术在砂质土壤种植红树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潮沟的尺寸包括最大宽度、深度、坡度;布局模式包括网格状、放射状或鱼骨状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潮沟深度d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潮沟最大宽度w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明确潮沟布局模式是通过布局模式决策指数来决定的,布局模式决策指数;为布局模式决策指数;a为修复区面积,单位为m2;为修复区形状系数,矩形取1,不规则形状取0.7-0.9;:当地平均潮差,单位为m;为潮汐类型修正因子,半日潮取1.0,全日潮取0.8;其中>1.5,选择放射状布局;0.8<≤1.5,选择网格状布局;≤0.8,选择鱼骨状布局。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秀,熊红,李耀华,何皓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