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662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动车和充电站,电动车包括前叉;前叉的前侧表面设有弧形结构的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以及隔磁片;充电站包括定位组件以及无线发射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包括弧形套管以及发射线圈。该无线充电系统设计巧妙,无线发射模块的弧形结构与无线接收模块的弧形结构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凹凸”插接配合的连接关系,使得当电动车被定位组件引导固定后,无线接收模块能够非常容易、准确地插入到弧形套管后才进行无线充电,能够有效防止两者的位置偏差过大导致的充电效率低下或潜在的过热风险;实现了电动车在充电站上停车即可充电,充电安全可靠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电动车的充电方式主要分为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有线充电需要插拔充电线,操作繁琐且易造成接口磨损,而且还需要考虑;而现有的电动车无线充电主要依赖地面埋设式发射板方案,即在停车区域预埋发射线圈,车辆通过加装无线接收模块的脚撑与地面发射板耦合实现充电。然而,该方案存在显著局限性:

2、1、雨天时地面易积水,容易导致地面内埋藏的发射模块出现介质变化,充电效率骤降甚至失效;且设置在脚撑或车体底部的接收模块也易受路面溅水、泥沙侵蚀,增加维护成本;

3、2、需用户自己调整脚撑位置才能确保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对准,操作繁琐且容错率低;若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两者的位置偏差过大还容易出现充电效率低下或潜在的过热风险;

4、3、脚撑底部长期受力易变形,磨损严重,影响接收线圈间距稳定性,进而降低能量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动车和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包括前叉;所述前叉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电动车的电池电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形状为与所述前叉的前侧表面轮廓相适配的弧形结构;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无线充电的接收线圈,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前叉之间的隔磁片;所述充电站包括供所述电动车的前轮插入并对所述前轮定位的定位组件,以及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相对应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包括供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插入的弧形套管,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弧形套管内并与所述接收线圈配合无线充电的发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动车和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包括前叉;所述前叉的前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电动车的电池电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形状为与所述前叉的前侧表面轮廓相适配的弧形结构;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无线充电的接收线圈,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前叉之间的隔磁片;所述充电站包括供所述电动车的前轮插入并对所述前轮定位的定位组件,以及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相对应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包括供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插入的弧形套管,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弧形套管内并与所述接收线圈配合无线充电的发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前叉一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过第一锁紧组件与所述前叉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安装于所述前叉的任一前叉脚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轮两侧边的限位杆;所述无线发射模块通过弹性连接组件安装于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对应的所述限位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套管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围合形成容纳所述发射线圈的密封腔;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表面凸设有连接座;所述发射线圈围绕所述连接座缠绕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供所述连接座穿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川王天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旋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