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播种机具。
技术介绍
手推式水稻秧盘播种机是目前水稻秧盘育秧播种作业使用最为普遍的育秧播种 机具之一。但是由于其结构设计上的缺陷,该类机具在完成纵向手推运动秧盘育秧播种作 业后,整机横移到侧部待播种秧盘上方时非常困难,需要几个人将整机抬起后横向移动到 下一侧秧盘上方,操作费力,劳动强度大,作业人员多,作业效率低。近年,一种单根轨道、两 只滚轮结构可横向移动地水稻育秧播种机研制问世,由于采用横移单轨和双滚轮结构,在 实际作业中,该机纵向稳定性极差,机具前部和后部上下摆动,操作控制费力,横移困难,横 移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水稻秧盘育秧播种作 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精量秧盘播种机,达到方便整机横移、机具稳定性 好、操作省力、移动效率高的目的。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是,精量秧盘播种机包括种箱及依次配装在种箱外部上的 电瓶、控制器、直流电动机、传动系统和播种行走轮,在种箱箱内下侧部位上安装相互配合 的毛刷轮、槽型排种盘、弹性护种板总成和清种刀,在左、右侧的播种行走轮下方相互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量秧盘播种机,包括种箱(1)及依次配装在种箱(1)外部上的电瓶(2)、控制器(3)、直流电动机(4)、传动系统(5)和播种行走轮(6),在种箱(1)箱内下侧部位上安装相互配合的毛刷轮(7)、槽型排种盘(9)、弹性护种板总成(8)和清种刀(10),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侧的播种行走轮(6)下方相互平行的配置整体纵向呈上弓弧形的预应力轨道(11),播种行走轮(6)与预应力轨道(11)接触配合;在左、右侧的预应力轨道(11)侧部上从前至后对应的依次分别安装整机横移前支承滚轮(17)、整机横移前滚轮(15)和整机横移后滚轮(12),整机横移前圆柱导轨(16)和整机横移后圆柱导轨(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精量秧盘播种机,包括种箱(1)及依次配装在种箱(1)外部上的电瓶(2)、控制器(3)、直流电动机(4)、传动系统(5)和播种行走轮(6),在种箱(1)箱内下侧部位上安装相互配合的毛刷轮(7)、槽型排种盘(9)、弹性护种板总成(8)和清种刀(10),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侧的播种行走轮(6)下方相互平行的配置整体纵向呈上弓弧形的预应力轨道(11),播种行走轮(6)与预应力轨道(11)接触配合;在左、右侧的预应力轨道(11)侧部上从前至后对应的依次分别安装整机横移前支承滚轮(17)、整机横移前滚轮(15)和整机横移后滚轮(12),整机横移前圆柱导轨(16)和整机横移后圆柱导轨(13)分别横向相互平行的配置在整机横移前滚轮(15)和整机横移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