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应刚专利>正文

一种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3198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孔组成,所述插头为一柱体,有一绝缘柱芯,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套接在绝缘柱芯上;所述插孔为一柱形孔,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嵌于绝缘质孔壁中;插孔中的电极与插头上的电极有位置上的对应关系,插头插入插孔后,两者对应位置的电极形成电连接。一种电源插座,由壳体和插孔组成,所述壳体将多个作为独立构件的插孔排列固定在一起,并在壳体内将插孔上相同位置的引角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或三个电极垂直分布在柱体插头上,不管是两个或三个电极的插头,都可以插入统一的带有三个电极的插孔中,从而克服了传统两孔、三孔插头、座不能通用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由插头、插孔组成的插接式电源连接器,以及由一种独立插孔组成的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电源连接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一种由插头、插孔组成的插接式电源插头、座。在公 开使用的在先技术和现有产品中有两孔和三孔两种类型,两孔的只接电源的火线和零线, 三孔的通常还接有地线。上述传统的电源插头、座,存在的缺点主要是1、两孔与三孔之间 难以通用,即使三孔的能用做两孔,但两孔的必不能用做三孔,所以对一个固定的插座板的 来说,经常会让使用者觉得两孔多三孔少或恰恰相反。2、虽然都是两孔或三孔,但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之间往往还存在不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致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电源插头、 座不能通用。 另一种通常用于弱电线路的连接器,如耳机的插头、插孔,采用的是电极轴向分布 的形式,在插头的柱体上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有多个电极,插孔内用于对应连接的电极也按 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但传统上该种形式的连接器通常只针对弱电线路,对于强电线路, 如家用电器、照明设施等的线路连接却存在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头、单孔的电源连接器,通过将两个或三个插头电极轴向设置在插头绝缘柱芯上,将三个插孔电极轴向设置在柱形插孔内,使两个或三个电极的插头可以共用一种插孔,从而克服传统电源插头、座使用当中两个电极与三个电极的插头、座不能通用的缺陷。为了使所述电源连接器便于实用,还提供一种由多个作为独立构件的插孔组成的电源插座。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种电源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一柱体,有一绝缘 柱芯,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套接在绝缘柱芯上;绝缘柱芯内沿轴向至少有两根导管, 导管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与套接在绝缘柱芯上的电极相连接;所述插孔为一柱形孔, 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嵌于绝缘质孔壁中,每个电极上均带有一个穿过孔壁的引角, 当插孔外接电源为交流电时,插孔上最底端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火线相连接,最顶端 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零线相连接;插孔中的电极与插头上的电极有位置上的对应关 系,插头插入插孔后,两者对应位置的电极形成电连接。 较佳的,所述插头的绝缘柱芯上至少有两个凹进段,所述电极套接在凹进段中,套 接在绝缘柱芯端部凹进段的电极为帽状,其余电极均为环状。 较佳的,所述插头上的电极每两个之间有一个套接在缘体柱芯上的绝缘环相隔 断。 较佳的,所述插孔内壁上沿轴向有三个凹槽,分别放置有上、中、下三个电极,上面两个电极为一种金属弹簧圈,最下面一个电极为一种冠状金属弹簧片;插入插头前金属弹 簧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的外侧边缘与凹槽的槽底有0. 5-lmm的距离,插入插头后金属弹簧 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的外侧边缘与凹槽的槽底相接近或接触。 较佳的,所述插孔为一独立构件,插入插头后,插孔内具有气密性;插孔的入口部 和插头的上端部于两者的内、外侧壁上有至少3mm长度的气密性接触,当拔出插头时,拔出 超过3mm前,插孔内仍具有气密性。 —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由壳体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组成,所述壳体将多 个作为独立构件的插孔排列固定在一起,并在壳体内将插孔上相同位置的引角通过导线串 联在一起;当所接电源为交流电时,最底端的引角串联后接在电源火线上,最顶端的引角串 联后接在电源零线上,中间的引角串联后接在地线上。 较佳的,所述壳体内部为一种从上到下的分层结构,所述插孔竖立排列在壳体中, 壳体中的每一层隔板上都有若干个上下对应的通孔用来放入插孔,所述隔板至少有两层, 上下水平放置,每个插孔上的同一位置的引角分置在同一隔层中。 较佳的,所述壳体内部为一种从左到右的分层结构,所述插孔水平排列在壳体中, 壳体中的每一层隔板都有若干个左右对应的通孔用来放入插孔,所述隔板至少有两层,左 右依次竖直放置,每个插孔上的同一位置的引角分置在同一隔层中。 较佳的,插座内设置有一个电路过流保护器,该过流保护器串接在引入插座内电 源线的一支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两个或三个电极垂直分布在柱体插头上,不管是两个或三个电极的插 头,都可以插入统一的带有三个电极的插孔中,从而克服了传统两孔、三孔插头、座不能通 用的问题。 2.通过对作为独立构件的插孔的气密性设计,使得插头、插孔上两个火线电极分 开瞬间,插孔内仍然保持气密性,从而不使电极之间产生电弧,而达到灭弧的效果。 3.因为此种单头单孔的电源连接器,超越了以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种电源插 头、座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便于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对电源插头、座设计规范和标准的统一。 4.由于每个插孔都是一个独立构件,所以由所述插孔组成的插座可以有多种样 式,但都不影响每一个插孔作为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功能。附图说明 附图附图 附图 附图 附图 附图 附图 附图1为插头绝缘柱芯上 2为插头绝缘柱芯上 3为插头绝缘柱芯上 4为插头绝缘柱芯上 5为插头绝缘柱芯上 6为插头绝缘柱芯上 7为插孔结构示意图 8为插头插入插孔时带有凹进段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 带有凹进段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 带有绝缘环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 带有绝缘环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 带有凹进段的两电极插头结构示 带有绝缘环的两电极插头结构示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插孔竖立排列的插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插孔竖立排列的插座俯视图。 附图11为插孔左右对称水平排列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插孔单边水平排列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插孔水平排列的左、右视图。 图中l、插头2、插孔3、电极4、绝缘柱芯5、导管6、凹进段7、凹槽8、 引角9、绝缘环 10、壳体11、隔板1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凹进段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插头1有一 绝缘柱芯4,绝缘柱芯4上沿轴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三个凹进段6,每个凹进段6中均套 接有一个电极3,套接在绝缘柱芯4端部的电极为帽状,其余两个电极均为环状;绝缘柱芯 4内沿轴向有三根导管5,其中一根上下贯通绝缘柱芯4至下端部电极3位置处,其余两根 分别至绝缘柱芯4中部和上部两个电极3位置处,并从绝缘柱芯4的侧壁穿出,导管5内有 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5与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的各电极3相连接。所述环状电极高度在 3-4mm,以3. 5mm为宜;厚度为0. 5-1. 5mm,以lmm为宜;环的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凹进段 6的外直径,为4mm。所述帽状电极高度为l-2mm,以1. 5mm为宜;厚度为0. 5-1. 5mm,以lmm 为宜;内直径等于绝缘柱芯4凹进段6的外直径,为4mm。 附图3、4为插头绝缘柱芯上带有绝缘环的三电极插头结构示意图。插头1有一绝 缘柱芯4,绝缘柱芯4上沿轴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三个电极3,每两个电极3之间有一个 绝缘环9,所述三个电极3中,套接在绝缘柱芯4下端部的一个为帽状,套接在绝缘柱芯4中 部和上部两个均为环状。绝缘柱芯4内沿轴向有三根导管5,其中一根上下贯通绝缘柱芯4 至下端部电极3位置处,其余两根分别至绝缘柱芯4中部和上部两个电极3位置处,并从绝 缘柱芯4的侧壁穿出,导管5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5与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的各电极 3相连接。所述电极环与绝缘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连接器,由插头(1)和插孔(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为一柱体,有一绝缘柱芯(4),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3)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绝缘柱芯(4)内沿轴向至少有两根导管(5),导管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5)与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的电极(3)相连接;所述插孔(2)为一柱形孔,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3′)嵌于绝缘质孔壁中,每个电极(3′)上均带有一个穿过孔壁的引角(8),当插孔(2)外接电源为交流电时,插孔(2)上最底端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火线相连接,最顶端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零线相连接;插孔(2)中的电极(3′)与插头(1)上的电极(3)有位置上的对应关系,插头(1)插入插孔(2)后,两者对应位置的电极形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源连接器,由插头(1)和插孔(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为一柱体,有一绝缘柱芯(4),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3)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绝缘柱芯(4)内沿轴向至少有两根导管(5),导管内有相应的导线通过导管(5)与套接在绝缘柱芯(4)上的电极(3)相连接;所述插孔(2)为一柱形孔,沿柱轴方向至少有两个电极(3′)嵌于绝缘质孔壁中,每个电极(3′)上均带有一个穿过孔壁的引角(8),当插孔(2)外接电源为交流电时,插孔(2)上最底端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火线相连接,最顶端电极的引角与交流电源的零线相连接;插孔(2)中的电极(3′)与插头(1)上的电极(3)有位置上的对应关系,插头(1)插入插孔(2)后,两者对应位置的电极形成电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的绝缘柱芯(4)上 至少有两个凹进段(6),所述电极(3)套接在凹进段(6)中,套接在绝缘柱芯(4)端部凹进 段(6)的电极为帽状,其余电极均为环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上的电极(3)每两 个之间有一个套接在缘体柱芯(4)上的绝缘环(9)相隔断。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2)内壁上沿轴向有三 个凹槽(7),分别放置有上、中、下三个电极(3'),上面两个电极为一种金属弹簧圈,最下 面一个电极为一种冠状金属弹簧片;插入插头(1)前金属弹簧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的外侧 边缘与凹槽(7)的槽底有0.5-lmm的距离,插入插头(1)后金属弹簧圈和冠状金属弹簧片 的外侧边缘与凹槽(7)的槽底距离小于0.5mm,相接近或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应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应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