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141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减振、隔振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该非线性减振结构为仰拱非线性减振结构和侧壁非线性减振结构共同组成的联动组合减振结构,仰拱非线性减振结构和侧壁非线性减振结构的组件包括减振传力架、传力杆、减振橡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传力杆将多个减振传力架连接在一起,并结合减振橡胶支座、减振橡胶垫,可以自动调整对振动能量的吸收和耗散能力,从而有效抑制振动的传播,减少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同时将列车通过轨道、轨道板传递下来的振动荷载分散传递到隧道的仰拱回填层和侧壁上,极大地减小隧道仰拱和底部土体的振动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减振、隔振。


技术介绍

1、隧道行车振动通过轨道和隧道结构传播致地层和周边环境,不仅会对沿线居民、精密仪器、高端设备等产生不良影响,且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还会导致地基土体的超限沉降,进而引发系列结构病害,如隧道管片错台、破损、渗漏水、轨道板脱空等,威胁结构的服役安全以及行车安全和舒适。

2、因此,通过轨道结构间设置刚度较小的减振元件是进行轨道交通减振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主要是通过减振材料及设计来减弱对隧道底部的振动传导。但减振作用的效果往往不太理想,且单一的减振但不对振动进行分散传导,振动激励主要还是集中在隧道底部。目前的方案不能有效的解决隧道长期运营的安全问题以及隧道下部土体的沉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设置于隧道结构的仰拱回填层以及侧壁,用于减弱和分散车辆行驶对隧道结构造成的振动。

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为仰拱非线性减振结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为仰拱非线性减振结构和侧壁非线性减振结构共同组成的联动组合减振结构,所述仰拱非线性减振结构和侧壁非线性减振结构的组件包括减振传力架(3)、传力杆(6)、减振橡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传力架(3)包括八个铰接支架(3-1)、一个减振阻尼弹簧(3-2)、六个铰接关节(3-3),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非线性减振结构,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为仰拱非线性减振结构和侧壁非线性减振结构共同组成的联动组合减振结构,所述仰拱非线性减振结构和侧壁非线性减振结构的组件包括减振传力架(3)、传力杆(6)、减振橡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传力架(3)包括八个铰接支架(3-1)、一个减振阻尼弹簧(3-2)、六个铰接关节(3-3),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非线性减振结构,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动分散减振思想的非线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非线性减振结构,具体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超郭瀚周顺华狄宏规张小会陕耀刘延瑞贾缘平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