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流体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7949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轴承装置。在壳体(7)的底部(7b)设置朝向轴向下方的突出部(7b3),并将该突出部(7b3)的外周面(7b31)固定在托架(6)的内周面(6a)上。当壳体(7)的底部(7b)承担有推力载荷时,该载荷的一部分经突出部(7b3)被托架(6)支撑。因此,壳体(7)的侧部(7a)与底部(7b)的交界部(P)的强度增加,从而能够防止因过大的推力载荷而引起的交界部(P)的断裂。另一方面,由于可以使底部(7b)的壁厚保持不变,所以能够抑制由于形成在底部(7b)的内端面(7b1)上的推力轴承面的成形收缩而引起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轴承装置,该流体轴承装置通过在轴承间隙中 产生的润滑流体的动压作用将轴部件支撑成能够旋转。
技术介绍
流体轴承装置由于其旋转精度高和静肃性而适合使用于信息设备(例如HDD等磁盘驱动装置,CD —ROM、 CD —R/RW、 DVD — ROM/RAM等光盘驱动装置,MD、 MO等光磁盘驱动装置等)的主轴电 动机、激光束打印机(LBP)的多边形扫描电动机、投影仪的色轮用电动 机、或者用于冷却电气设备等的风扇电动机等小型电动机。作为这种流体轴承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的流体轴承装 置包括侧部和底部一体形成的杯状的壳体固定在壳体内周面上的轴 承套;以及插入在轴承套内周的轴部件,利用在轴承套的内周面与轴部 件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轴承间隙中产生的润滑膜将轴体支撑成能够旋 转。此外,通过将壳体的外周面固定在托架的内周面上,来将流体轴承 装置组装到主轴电动机中(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在该主轴电动机上 搭载有多张(在图示示例中为两张)盘,从而实现了 HDD等的大容量化。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6—118705号公报这样,当在主轴电动机上搭载多张盘时,电动机整体的重量增加, 因此,由于冲击载荷等而会对轴承装置施加大的负担。在图7中,仅示 出了流体轴承装置的托架6'以及固定在该托架6'内周的壳体7'。当例 如层叠多张盘而重量增大的轴部件(图示省略)与该壳体7'的底部7b, 抵接、从而施加有如箭头所示的冲击时,在壳体7'的侧部7a'和底部 7b'之间的交界部P有可能产生断裂。这样的不良情况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避免将壳体的底部形成3得很厚,以提高底部的强度。但是,当使壳体的底部增厚时,会引起轴 承装置的重量增大以及材料成本的增高,因而不是优选的。在利用树脂 来形成壳体的情况下,成形收縮量由于底部增厚而增大,存在壳体底部 的内端面的表面精度恶化的担心。特别是,在壳体底部的内端面面对推 力轴承间隙的情况下,推力轴承间隙的宽度精度由于该内端面的表面精 度的降低而恶化,存在引起推力方向的支撑力降低的担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高壳体底部的强度,而不会引起轴承装置的 重量增大、材料成本的增高以及壳体尺寸精度的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流体轴承装置,该流体轴承装置 包括壳体,其一体地具有侧部和底部,并且侧部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 被底部封闭起来;轴部件,其收纳在壳体的内部;径向轴承间隙,其面 向轴部件的外周面;以及推力轴承间隙,其面向壳体底部的内端面,上述流体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壳体底部的外端面的外周,设置有在轴 向上朝与上述开口部背离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固定在托架的 内周面上。这样,本专利技术的流体轴承装置将设置于壳体底部的突出部固定在托 架上。当壳体的底部承担有推力载荷时,该载荷的一部分经突出部被托 架支撑。因此,壳体的侧部与底部的交界部的强度增加,从而能够防止 因过大的推力载荷而引起的交界部的断裂。另一方面,由于可以使底部 的壁厚保持不变,所以能够抑制由于形成推力轴承间隙的底部内端面(推 力轴承面)的成形收縮而引起的变形。多数情况下,对于推力载荷,侧部的内周面与底部的内端面的交界 部是最脆弱的部分,容易以该脆弱部为起点产生断裂。当使突出部的径 向壁厚比壳体侧部要大时,由于上述脆弱部处的轴向壁厚增加,所以能 够防止以上述脆弱部为起点的轴向断裂。通过在突出部上设置加强部,并且该加强部在径向壁厚增加的同时 延伸至壳体底部的外端面,能够缓和突出部的内周面与底部的外端面之4间的压力集中。另一方面,由于该加强部的轴向壁厚向内径侧逐渐减小, 所以能够将由于底部的成形收縮而引起的推力轴承面的变形抑制成最小 限度。此外,通过在壳体的侧部的内周面与底部的内端面的交界部设置凹 陷部,能够缓和该部分处的应力集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的抗断裂 强度。此时,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突出部,则即使形成有凹陷部也能够 确保壳体具有足够的壁厚,因此不会使壳体的强度降低。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将重量的增大和材料成本的增高抑 制成最小限度的同时提高壳体底部的强度。此外,即使壳体由树脂制成, 也能够抑制成形收縮量的增大,维持壳体的尺寸精度,并防止轴承性能 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组装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的HDD用主轴电动机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轴承套(bearing sleeve)的剖视图。图4是密封部件的沿A—A线(参照图7)的剖视图。图5是从B方向(参照图6)观察到的密封部件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现有壳体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动压轴承装置;2:轴部件;3:盘毂(diskhub); 4:定子线圈; 5:转子磁铁;6:托架;7:壳体;7a:侧部;7b:底部;7b3:突出部; 7b4:加强部;7C:凹陷部;8:轴承套;9:密封部件;Rl 、 R2:径向轴 承部;Tl、 T2:推力轴承部(thrustbearing); Sl、 S2:密封空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图1 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5图1示意性地表示组装有作为流体轴承装置中的一种的动压轴承装 置(流体动压轴承装置)1的信息设备用主轴电动机结构的一个例子。该信息设备用主轴电动机使用在HDD等盘驱动装置上,并且包括动压轴 承装置l;盘毂3,其安装在动压轴承装置1的轴部件2上;定子线圈4 和转子磁铁5,它们例如在半径方向上隔着间隙对置;以及托架6。定子 线圈4安装在托架6的例如外周面上,转子磁铁5安装在盘毂3的内周。 盘毂3在其外周保持一张或多张磁盘等盘D。当对定子线圈4通电时, 转子磁铁5借助于在定子线圈4和转子磁铁5之间产生的电磁力而旋转, 与此相伴,盘毂3和轴部件2 —体地旋转。图2是例示出使用于上述主轴电动机中的动压轴承装置1的一个实 施方式的图。该动压轴承装置1以下述各部件作为主要结构部件而构成:轴部件2;杯状的壳体7;收纳在壳体7内周的轴承套8;以及对壳体7的一端开口部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9。另外,在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 壳体7的开口侧作为上侧、以其闭口侧作为下侧进行说明。轴部件2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包括轴部2a;以及一体 或独立地设置在轴部2a下端的凸缘部2b。除了利用金属形成轴部件2整 体之外,也可以通过利用树脂构成例如凸缘部2b整体或其一部分(例如 两端面),来形成金属和树脂的混合结构。关于壳体7,侧部7a和底部7b形成为一体,侧部7a的一端开口, 并且另一端被底部7b封闭起来。壳体7通过例如树脂的注射成形而形成, 形成壳体7的树脂主要是热塑性树脂,例如,作为非结晶性树脂,可以 使用聚砜(PSF: polysulfone)树脂、聚醚砜(PES: polyether sulfone) 树脂、聚亚苯基砜(PPSU: polyphenyl sulfone)树脂、以及聚醚酰亚胺 (PEI: polyether imide)树脂等,作为结晶性树脂,可以使用液晶聚合物 (LCP: liquid crystal polymer)树脂、聚醚醚酮(PEEK: polyetherether ketone)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p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轴承装置,该流体轴承装置包括:壳体,其一体地具有侧部和底部,并且侧部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被底部封闭起来;轴部件,其收纳在壳体的内部;径向轴承间隙,其面向轴部件的外周面;以及推力轴承间隙,其面向壳体底部的内端面,上述流体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壳体底部的外端面的外周,设置有在轴向上朝与上述开口部背离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固定在托架的内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5-7 122654/20071.一种流体轴承装置,该流体轴承装置包括壳体,其一体地具有侧部和底部,并且侧部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被底部封闭起来;轴部件,其收纳在壳体的内部;径向轴承间隙,其面向轴部件的外周面;以及推力轴承间隙,其面向壳体底部的内端面,上述流体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壳体底部的外端面的外周,设置有在轴向上朝与上述开口部背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政治角茂治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