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舰船设备相关,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船用通风筒。
技术介绍
1、现代船舶的舱室通风三种主要形式即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称强力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其中自然通风是最古老的一种通风方式,但在现代船舶中仍然得到广泛的采用,均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一种叫通风筒的工具,其一般设置在露天甲板上;
2、现有公告号为cn115892342b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舰船高强度通风窗,其方案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部固接有装配板,且装配板固接有两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插接有窗户筒;所述窗户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卡块,且滑动卡块设置有多组;所述滑动卡块的底端固接有一号弹性件,且一号弹性件底端固接窗户筒内壁;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且插杆位于滑动卡块处;起到对窗户筒快速安装的作用,在遇到大雨风暴恶劣天气下能够快速更换通风窗;
3、但是上述方案之中通过滑动卡块按压缩入新的窗户筒内部,后将窗户筒插入固定架的内壁,再通过一号弹性件将滑动卡块顶出卡在固定架内部形成限位,但是该方式的配合稳定性较差,并且其整体连接强度较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船用通风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船用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6)包括连接梁(15)和对接座(16),所述连接梁(15)与通风筒主体(1)的外侧壁固定焊接,所述对接座(16)与连接梁(15)一体成型,且对接座(16)上开设有对接槽(17),所述对接槽(17)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级定位孔(18),所述对接板(7)上开设有二级定位孔(19),所述筒帽(2)在实际安装时,所述对接板(7)嵌入至对接槽(17)之中,且此时,所述一级定位孔(18)、二级定位孔(19)之间为相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船用通风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船用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6)包括连接梁(15)和对接座(16),所述连接梁(15)与通风筒主体(1)的外侧壁固定焊接,所述对接座(16)与连接梁(15)一体成型,且对接座(16)上开设有对接槽(17),所述对接槽(17)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级定位孔(18),所述对接板(7)上开设有二级定位孔(19),所述筒帽(2)在实际安装时,所述对接板(7)嵌入至对接槽(17)之中,且此时,所述一级定位孔(18)、二级定位孔(19)之间为相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船用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拆装机构(3)包括环形架(20)、定位销(21)、连接杆(22)和复位弹簧(23)组合构成,所述定位销(21)为弧形杆体结构,且定位销(21)活动设置在安装管(9)的内腔之中,所述定位销(21)上一体成型有受力座(24),所述受力座(24)通过连接杆(22)固定连接在环形架(20)上,所述复位弹簧(23)套设在定位销(21)上,所述复位弹簧(23)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定位销(21)的端部穿过一级定位孔(18)、二级定位孔(19)设置,所述受力座(24)的下侧边固定焊接有推杆(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船用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1)的下侧端侧壁上切割形成有割面(26),且螺杆(11)的下侧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27),所述安装孔(27)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28),所述第一导向槽(28)的槽底开设有上位矩形槽(29)和下位矩形槽(30),所述上位螺母(13)的上侧端口处及下位螺母(14)的下侧端口处均开设有避空槽(36),所述避空槽(36)的侧壁上均围绕避空槽(36)等圆周开设有一圈卡合槽(37),所述上位螺母(13)的上端面旋拧至与割面(26)的上侧端相平齐时,且下位螺母(14)在实际拧紧时,所述上位矩形槽(29)、下位矩形槽(30)分别与上位螺母(13)、下位螺母(14)上的卡合槽(37)相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船用通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7)之中安装有安装柱(31),所述安装柱(3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之中活动安装有定位块(34),所述定位块(34)的截面呈直角梯形,且定位块(34)的后侧端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槽底固定胶接有支撑弹簧(35),所述支撑弹簧(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常书香,刘伟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帆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