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集成电感及电力电子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369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44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集成电感及电力电子变换器,包括两个第一磁柱、四个第二磁柱和三个绕组,两个第一磁柱平行设置,四个第二磁柱平行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二磁柱之间,形成目字形结构,且第一磁柱的磁导率小于第二磁柱的磁导率,三个绕组对应位于两两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柱之间,单个绕组分为两个绕组结构,并对应缠绕在两个第一磁柱上,单个绕组的两个绕组结构之间串联,该两个绕组结构在其缠绕的第一磁柱上形成的磁力线朝同一方向设置。本技术能够更好地控制三个绕组所产生的磁力线的走向,实现有效解耦,降低电感的最热点温度及避免磁力线抵消,保障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正常运行且使绕组匝数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具体涉及一种三相集成电感及电力电子变换器


技术介绍

1、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交流侧通常采用三个独立的电感作为滤波部件,由于电感之间相互独立没有磁路上的关联,磁芯的用量较大,同时独立电感之间由于没有磁通抵消,磁芯的损耗也较大,这样将导致三个电感的总体积和总重量均较大,生产物料成本比较高。在进行批量生产阶段,三个电感需要独立的外壳进行独立的灌胶,降低了电感批量生产的效率,生产成本也比较高。目前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集成电感,虽然能够减少体积重量,但存在局部热量过于集中导致的电感温度过高的问题,且三相之间容易存在较强的互感,导致每一相的等效电感不相等,而同一相绕组分成几部分布局时,可能出现这几部分磁力线相互抵消的情况,从而影响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体积重量的同时实现有效解耦,降低电感的最热点温度的同时避免了同一相的两个绕组结构在磁路中出现相互抵消的情况,保障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正常运行且使绕组匝数更小的三相集成电感及电力电子变换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集成电感,其特征是,包括两个第一磁柱(1)、四个第二磁柱(2)和三个绕组(3),两个所述第一磁柱(1)平行设置,四个所述第二磁柱(2)平行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二磁柱(2)之间,形成目字形结构,且第一磁柱(1)的磁导率小于第二磁柱(2)的磁导率,三个所述绕组(3)对应位于两两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柱(2)之间,单个所述绕组(3)分为两个绕组结构(31),并对应缠绕在两个第一磁柱(1)上,单个所述绕组(3)的两个绕组结构(31)之间串联,该两个绕组结构(31)在其缠绕的第一磁柱(1)上形成的磁力线朝同一方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集成电感,其特征是,三个所述绕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集成电感,其特征是,包括两个第一磁柱(1)、四个第二磁柱(2)和三个绕组(3),两个所述第一磁柱(1)平行设置,四个所述第二磁柱(2)平行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二磁柱(2)之间,形成目字形结构,且第一磁柱(1)的磁导率小于第二磁柱(2)的磁导率,三个所述绕组(3)对应位于两两相邻的两个第二磁柱(2)之间,单个所述绕组(3)分为两个绕组结构(31),并对应缠绕在两个第一磁柱(1)上,单个所述绕组(3)的两个绕组结构(31)之间串联,该两个绕组结构(31)在其缠绕的第一磁柱(1)上形成的磁力线朝同一方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集成电感,其特征是,三个所述绕组(3)中,相邻的两个绕组(3)在共用的第二磁柱(2)上产生的磁力线矢量方向互差1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集成电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磁柱(1)和第二磁柱(2)之间设置有气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集成电感,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第一磁柱(1)和四个所述第二磁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积晶谢舜蒙刘斐江启文曾理蒋守志张洪浩刘玉柱肖思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