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428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7 18:17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包括: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下部连接有分层注聚机构,所述分层注聚机构具体为配套应用缆控球座和缆控智能配注器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设备,正常注入一段时间后,聚合物/调剖剂在注液管管壁内大量粘附或在第二缆控智能配注器以下位置堆集,关闭第一缆控智能配注器,打开缆控球座,用清水大排量正注清洗全注液管,清洗时间及排量以实际需求为准,定期清洗,避免了聚合物或调剖剂附着堵塞问题,通过配套应用缆控球座加缆控智能配注器使管柱能够及时清理管柱内堆集粘附的聚合物或调剖剂,降低配注器堵塞几率,能够保证管柱测吸水剖面,提高分注管柱有效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石油开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


技术介绍

1、在油田采用分层注聚/调剖开发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大孔道(过液通道)的配注器进行分段注入,以期能够降低配注器堵塞几率并降低聚合物粘度损失,然而,目前配套的管柱重点关注聚合物/调剖剂能否正常注入,而对注聚后管柱的长期稳定性和后期测试可靠性考虑较少,部分注入带体膨颗粒的注聚/调剖管柱注入一段时间后,聚合物/调剖剂在管内自尾管向上不断堆集无法正常注入地层,反洗很难洗出,造成测试调配成功率低和无法测剖面等,降低了管柱有效期,给正常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配套的管柱重点关注聚合物/调剖剂能否正常注入,而对注聚后管柱的长期稳定性和后期测试可靠性考虑较少,部分注入带体膨颗粒的注聚/调剖管柱注入一段时间后,聚合物/调剖剂在管内自尾管向上不断堆集无法正常注入地层,反洗很难洗出,造成测试调配成功率低和无法测剖面等,降低了管柱有效期,给正常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缆控智能配注器设有两个,所述缆控智能配注器分别为第一缆控智能配注器(3)和第二缆控智能配注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1)的下部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缆控智能配注器(3)、所述第二缆控智能配注器(5)和缆控球座(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控智能配注器(3)和所述第二缆控智能配注器(5)通过电缆与地面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缆控智能配注器设有两个,所述缆控智能配注器分别为第一缆控智能配注器(3)和第二缆控智能配注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1)的下部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缆控智能配注器(3)、所述第二缆控智能配注器(5)和缆控球座(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控智能配注器(3)和所述第二缆控智能配注器(5)通过电缆与地面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分层注聚调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1)在所述第一缆控智能配注器(3)的上部还配套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超孔宪永杨钊云张永涛张清王瑟宋祖厂卫海涛王营营霍辽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