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358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领域,其包括沿竖向依次设置的航电模组、电机模组和干扰模组;还包括设置在两机翼结构;所述机翼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模组与所述航电模组和所述干扰模组之间的位置处;且所述电机模组为双头电机,其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机翼结构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机翼结构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通过对机翼结构和电机模组之间连接结构的改进,以及对整机的气动布局优化调整,有效的提升飞行速度和抗风性能,以此提高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动力传输更加直接和高效,减少了传动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故障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轴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军事领域,无人机可用于侦察、监视、干扰等任务;在民用领域,无人机可用于航拍、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然而,现有的无人机在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在结构方面,传统的多旋翼无人机通常采用单头电机驱动多个旋翼,这种结构存在动力传输效率低、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多个旋翼的独立驱动需要复杂的传动系统和控制机制,增加了无人机的重量和故障风险。同时,现有的机翼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和损坏,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3、在功能方面,对于一些需要执行干扰任务的无人机,现有的干扰模块设计不够合理,天线模块的性能不佳,信号处理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地对目标信号进行干扰。此外,无人机的航电系统在飞行姿态检测和控制方面也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难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飞行需求。

4、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共轴多旋翼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无人机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不足,提高无人机的飞行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竖向依次设置的航电模组(100)、电机模组(400)和干扰模组(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模组(100)包括支座(101),并在所述支座(101)上设置有第一检测传感器(102)和第二检测传感器(103),用于检测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中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模组(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座(101)底部的支脚(104),其与所述机翼结构(200)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竖向依次设置的航电模组(100)、电机模组(400)和干扰模组(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模组(100)包括支座(101),并在所述支座(101)上设置有第一检测传感器(102)和第二检测传感器(103),用于检测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中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模组(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座(101)底部的支脚(104),其与所述机翼结构(200)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结构(200)还包括安装座(208),其装配于所述电机模组(4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207)包括连接座和两弧形杆,所述连接座套接于所述电机模组(400)的输出轴上,而两所述弧形杆分设于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其一端装配于所述连接座上,另一端装配于所述支架结构(2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梅生刘伟王金龙陈新杰陈洲繁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金飞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