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莹专利>正文

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173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所述彩球的上帽盖上方设有带吊绳的扣环,下钩盖下方设有连环钩,连环钩挂在另一个彩球的上帽盖的扣环上,上连接线组的连接线一端系在上帽盖固定孔上,另一端穿过组合叶片上缘固定孔,在孔的出口端打有线结,连接线分段系有吊环,下连接线组的连接线一端系在下钩盖固定孔上,再穿过组合叶片的下缘固定孔,在孔的出口端打有线结,并在连接线末端系有弯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行拆卸组合、占用空间小,不但易于清理收藏,而且还可以提高装饰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彩球,特别是一种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
技术介绍
彩球是节日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装饰物。目前市面上的彩球大都是固定成型且呈空 心状的单一球体,外观造型没有多大变化,颜色图案也比较单调,影响了装饰效果。而且,因 球体结构无法拆卸收合,生产厂家在产品出货时占用体积较大,在运送过程难免对产品挤 压造成球体变形,另外,因彩球无法拆卸,占用空间,使用后不易清理收藏重复使用,所以只 好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这种彩球具有 多样化的外观造型,多变化的色彩图案,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既可以提高装饰效 果,而且易于清理收藏,还可以重复使用,达到保护环境及资源再利用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祥实现的一种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所述 彩球的上帽盖上方设有扣环,扣环上系有吊绳,下钩盖下方设有连环钩,连环钩挂在下面另 一个彩球的上帽盖的扣环上,上连接线组的连接线一端系在上帽盖固定孔上,另一端穿过 组合叶片上缘固定孔,在孔的出口端打有线结,连接线分段系有吊环,下连接线组的连接线 一端系在下钩盖固定孔上,再穿过组合叶片下缘固定孔,在孔的出口端打有线结,并在连接 线末端系有弯钩。所述彩球可自行变换为椭圆形、正圆形或扁圆形其中的一种形状,所述彩球可自行变换为椭圆形,是将下连接线组的弯钩勾在上连接线组的第三个 吊环上,再将叠置的组合叶片以相同的间隙逐一展开呈椭圆形,所述彩球可自行变换为正圆形,是将下连接线组的弯钩勾在上连接线组的第二个 吊环上,再将叠置的组合叶片以相同的间隙逐一展开呈正圆形,所述彩球可自行变换为扁圆形,是将下连接线组的弯钩勾在上连接线组的第一个 吊环上,再将叠置的组合叶片以相同的间隙逐一展开呈扁圆形。所述变形串接的彩球,是将第一球的上帽盖上方扣环系上吊绳,下钩盖下方的连 环钩直接勾住下面第二球的上帽盖上方扣环,依此类推串接成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外观造 型不同的彩球串。所述组合叶片是由聚氯乙烯各种彩色电镀及镭射胶布或可印刷具弹性的其它塑 料或纸质材料经模具冲压或裁剪而成,其叶片可印刷或自行彩绘各种图案及颜色并裁剪成 各式各样(含镂空)的形状。也可根据设计构想,搭配不同颜色图案的组合叶片,以交错排 列的方式来组成彩球。为了控制上连接线组及下连接线组的配件固定与线结的位置及长度,避免彩球外 形不一致,可根据球体大小,事先裁剪合适等长的连接线,在连接线上统一标记需系上上帽盖、下钩盖、弯环、吊环及打线结的识别记号,以方便作业人员组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根据装饰需要,自行随意组合展示彩球或拆卸收藏彩球,占用空间小、易于 清理收藏,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保护环境及节约资源。2、由于所述彩球可以拆卸收合,体积较小,生产厂家在产品出货时,在运送过程中 不会对彩球造成挤压而引起球体变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的组合叶片收拢时 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变换为椭圆形结构 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变换为正圆形结构 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变换为扁圆形结构 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的串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对照图1,本技术所述的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由组合叶片1、 扣环2、吊绳3、上帽盖4、上缘固定孔5、上连接线结6、上连接线7、第一吊环8、第二吊环9、 第三吊环10、连环钩11、下钩盖12、下缘固定孔13、下连接线结14、下连接线15以及弯钩 16等零部件组成。上帽盖4通过上连接线7的牵引固定,紧贴在组合叶片1所组成的球体 中心上缘,上帽盖4上方设有扣环2,扣环2上系有吊绳3。上连接线7 —端系在上帽盖4 固定孔上,另一端穿过九片叠置的组合叶片1的上缘固定孔5,然后在孔的出口端打一个上 连接线结6,防止叠置的组合叶片1松脱和产生太大的间隙,接着根据球体大小的不同,在 余下的上连接线等间距分别系上第一吊环8、第二吊环9及第三吊环10。下连接线15 —端 系在下钩盖12的固定孔上,下连接线15另一端穿过九片叠置的组合叶片1的下缘固定孔 13,然后在孔的出口端打一个下连接线结14,防止叠置的组合叶片1松脱和产生太大间隙, 接着根据球体大小之不同,留下适当长度后,再系上一个弯钩16。下钩盖12通过下连接线 15的牵引固定,紧贴在组合叶片1所组成的球体中心下缘,下钩盖12下方设有连环钩11。消费者可根据需要自行变换不同形状的彩球,第一种为椭圆形彩球,如图3所示, 是将下连接线15的弯钩16勾在上连接线7的第三吊环10,再将九片重叠收合的组合叶片 1以相同的间隙逐一展开七片,其中有三片保持重叠,便完成椭圆形的彩球造型。第二种为 正圆形彩球,如图4所示,是将下连接线15的弯钩16勾在上连接线7的第二吊环9上,再 将九片重叠收合的组合叶片1以相同的间隙逐一展开八片,其中有二片保持重叠,便完成 正圆形的彩球造型。第三种为扁圆形彩球,如图5所示,是将下连接线15的弯钩16勾在上4连接线7的第一吊环8上,再将九片重叠收合的组合叶片以相同的间隙逐一展开,九片均不 重叠,便完成扁圆形的彩球造型。另外也可以根据装饰的彩球整体样式,自行串接不同大小、形状或数量的彩球,如 图6所示,是将第一球的上帽盖4上方的扣环2系上吊绳3,下钩盖12的下方连环钩11直接 勾住第二球的上帽盖4的上方扣环2,依此类推就可以随兴串接成为数量不等、大小不一、 外观造型不同的彩球串。消费者可根据装饰的需求,自行拆卸收藏彩球,拆卸方法如图2所示,可将球体下 连接线15的弯钩16,脱离勾在上连接线7的第一吊环8或第二吊环9或第三吊环10,再将 已展开的组合叶片1逐一收合叠置,即可恢复如图1所示不占空间的平整方式,方便收藏保 存及再重复使用。权利要求一种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其特征是,所述彩球的上帽盖上方设有扣环,扣环上系有吊绳,下钩盖下方设有连环钩,连环钩挂在下面另一个彩球的上帽盖的扣环上,上连接线组的连接线一端系在上帽盖固定孔上,另一端穿过组合叶片上缘固定孔,在孔的出口端打有线结,连接线分段系有吊环,下连接线组的连接线一端系在下钩盖固定孔上,再穿过组合叶片下缘固定孔,在孔的出口端打有线结,并在连接线末端系有弯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其特征是,所述彩球可 自行变换为椭圆形、正圆形或扁圆形其中的一种形状,所述彩球可自行变换为椭圆形,是将下连接线组的弯钩勾在上连接线组的第三个吊环 上,再将叠置的组合叶片以相同的间隙逐一展开呈椭圆形,所述彩球可自行变换为正圆形,是将下连接线组的弯钩勾在上连接线组的第二个吊环 上,再将叠置的组合叶片以相同的间隙逐一展开呈正圆形,所述彩球可自行变换为扁圆形,是将下连接线组的弯钩勾在上连接线组的第一个吊环 上,再将叠置的组合叶片以相同的间隙逐一展开呈扁圆形。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行拆卸组合及变形串接的彩球,其特征是,所述彩球的上帽盖上方设有扣环,扣环上系有吊绳,下钩盖下方设有连环钩,连环钩挂在下面另一个彩球的上帽盖的扣环上,上连接线组的连接线一端系在上帽盖固定孔上,另一端穿过组合叶片上缘固定孔,在孔的出口端打有线结,连接线分段系有吊环,下连接线组的连接线一端系在下钩盖固定孔上,再穿过组合叶片下缘固定孔,在孔的出口端打有线结,并在连接线末端系有弯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莹
申请(专利权)人:宋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