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4002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3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采用张拉测试设备对整束钢绞线的反拉段同时进行反拉,整束钢绞线均被拉伸;随着钢绞线的拉伸,工作锚中的各钢绞线根据原施加的预应力大小依次由小到大地从工作锚中发生逐批退锚,并产生对应的时序冲击响应数据;通过解析时序冲击响应数据,反向分解整束钢绞线反拉过程数据,得出同束不均匀度值。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次性整束钢绞线反拉的方法,可避免采用逐根反拉中存在的仪器设备安装困难、工作锚中心位置钢绞线漏检、检测结果不准确、以及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升有效预应力不均匀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工作的实施效率,降低现场检测工作的劳动强度,减少检测仪器设备安装和数据采集工作的重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锚索预应力检测,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预应力工程结构中,对于连续长度大,单束含筋量多,张拉吨位高的预应力束,常采用夹片式多孔锚具进行预应力锚固。由于钢绞线在进行孔道穿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互相交叉及缠绕,进而导致张拉时难以保证各钢绞线受力同步和均匀问题。部分受力较大的钢绞线可能已接近或超过屈服强度,极易断裂,部分受力较小的钢绞线极易滑丝。预应力张拉不均匀度过高,既是预应力筋早期疲劳甚至断裂的质量隐患,也将直接导致后期工程结构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

2、目前,针对有效预应力的检测,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且成熟的方法是反拉法,也称作拉脱法、再拉法、提离法等。基本原理是基于对已锚固的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反向张拉,以实际锚固点基本位置为中心,建立预应力构件内部(已锚固段)与外部(反拉段)的力平衡关系,通过对反向张拉过程中钢绞线的应力-应变关系分析,采用拐点法确定锚下有效预应力。比如cn201610474275.8披露的一种预应力夹片式锚具锚下张拉力测试装置、或者cn201922213724.5披露的一种锚索锚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逐批退锚过程中,确定该批次退锚的钢绞线的数量k,其中每根钢绞线的冲激响应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该批次退锚的钢绞线的数量k的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预应力构件外的钢绞线束通过工作锚固定,所述工作锚具有多个锥形夹片孔和与整束钢绞线数量相应的多组工作夹片,钢绞线穿过锥形夹片孔并通过工作夹片锁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逐批退锚过程中,确定该批次退锚的钢绞线的数量k,其中每根钢绞线的冲激响应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该批次退锚的钢绞线的数量k的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预应力构件外的钢绞线束通过工作锚固定,所述工作锚具有多个锥形夹片孔和与整束钢绞线数量相应的多组工作夹片,钢绞线穿过锥形夹片孔并通过工作夹片锁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廖强吕晶张俊光方宗平许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达预应力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