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3444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带包装装置(1)具有传送装置(3、3c、4)、贴附单元(9)、运转模式选择开关(30)和控制单元(20),位于制袋包装机(P)和装箱装置(C)之间,用于制造带包装(SP)。传送装置(3、3c、4),将从制袋包装机(P)供给的商品(X)有选择地传送至贴附位置或者装箱装置(C)。贴附单元(9)在贴附位置将商品(X)贴附在带子(T)上。运转模式选择开关(30)在带包装制造模式和商品旁通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商品旁通模式是通过传送装置(3、3c、4)将商品(X)传送至装箱装置(C)而非传送至贴附位置的模式。控制单元(20)根据选择的模式,对传送装置(3、3c、4)以及贴附单元(9)的驱动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带包装的带包装装置,在该带包装中,多个商品贴附在带体上并被以悬吊状态陈列,本专利技术属于带包装的

技术介绍
传统地,存在被称为带包装的展示体,将诸如小吃点心等内容物封入包装袋而形成的多个商品贴附在带体上并能够被悬挂起来。这些带包装具有能够节省陈列空间、使设计多样化、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的优点。另外,作为制造这样的带包装的带包装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这样的装置。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4-182302号公报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3864895号上述的带包装装置被配置于制袋包装机中横向密封装置的正下方或者其附近,具有将从制袋包装机供给的商品移动到将商品贴付到带体上的贴附位置的结构。因此,当所供给的商品被原样装箱而无需形成带包装时,需要安装装箱装置以取代该带包装装置。因此,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当生产计划发生变更而要求更换装置时,所述带包装装置不能马上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包装装置,其确保将多个商品贴附至带体的带包装的制造,且能够根据下游侧的状况对从上游侧供给的商品形成或者不形成带包装进行适当的切换,并且通用性良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被以如下方式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带包装装置包括传送单元、贴附单元、运转模式选择单元、和控制单元,该带包装装置位于商品处理的上游侧机构和下游侧机构之间,用于制造将多个商品贴附于带体上的带包装。传送单元将从上游侧机构供给的商品有选择地传送至贴附位置或者下游侧机构。贴附单元在贴附位置将商品贴附至带体上。运转模式选择单元受理带包装制造模式和商品旁通模式之间的选择。带包装制造模式是由传送单元将商品传送至贴附位置的运转模式。商品旁通模式是由传送单元将商品传送至下游侧机构而非贴附位置的运转模式。控制单元根据由运转模式选择单元选择的运转模式来控制传送单元和贴附单元的驱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带包装装置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带包装装置,其中传送单元具有搬送单元和把持单元。搬送单元将上游侧机构供给的商品搬送至把持位置。把持单元把持在把持位置上的商品以及传送所述商品至贴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带包装装置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带包装装置,其中传送单元具有第一搬送单元、第二搬送单元和第三搬送单元。第一搬送单元将上游侧机构供给的商品搬送至分岔位置。第二搬送单元将商品从分岔位置向贴附位置搬送。第三搬送单元将商品从分岔位置向下游侧机构搬送。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搬送单元、第二搬送单元和第三搬送单元的驱动,以使得在通过运转模式选择单元选择了商品旁通模式的情况下,使商品传送至下游侧机构而不传送至贴附位置。另外,可以将第一搬送单元和第二搬送单元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将第一搬送单元和第三搬送单元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将第二搬送单元和第三搬送单元形成为一体,或者也可以将第一搬送单元和第二搬送单元和第三搬送单元形成为一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带包装装置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带包装装置,其中第三搬送单元在分岔位置装卸自由地或者移动自由地连结在第一搬送单元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带包装装置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带包装装置,其中传送单元包括能够将商品向第一方向或者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有选择地搬送的搬送单元。控制单元在通过运转模式选择单元选择了带包装制造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将搬送单元向第一方向驱动,使搬送单元向贴附位置传送商品;在通过运转模式选择单元选择了商品旁通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将搬送单元向第二方向驱动,使搬送单元向下游侧机构传送商品。 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当运转模式选择单元选择带包装制造模 式时,由控制单元控制传送单元以及贴附单元的驱动,执行带包装装 置本来的操作,即,将多个商品贴附至带体上的操作。即,从上游侧 所供给的商品被传送至贴附位置,高效率地制造带包装。另一方面, 当选择商品旁通模式时,从上游侧所供给的商品被原样传送至例如配 置有装箱装置的下游侧,而无需传送至贴附位置。这样,实现能够根 据下游侧的状况在形成带包装和不形成带包装之间进行适当切换的、 通用性良好的带包装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第三搬送单元装卸自由地或者移动自由 地、连续地设置在第一搬送单元的下游侧。因此,在选择了商品旁通 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三搬送单元保持在连续地设置在第一搬送单 元的下游侧的状态,使得能够将从上游侧机构所供给的商品不提供到 贴附位置而是可靠地搬送到下游侧机构。另外,当选择带包装制造模 式作为运转模式时,可以拆下辅助搬送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包含于传送单元中的搬送单元的搬送方 向,能够在搬送单元将商品向贴附位置提供的方向(第一方向)、和搬 送单元将商品向下游侧机构搬送而不向贴附位置提供的方向(第二方 向)之间切换。因此,通过控制搬送单元的搬送方向,能够容易地在 带包装制造模式和商品旁通模式之间进行切换。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系统的方框图。图2是带包装装置的侧视图。图3 (a)是带包装装置的主视图,图3 (b)是带包装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系统的方框图。图6是带包装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1, 100带包装装置供给传送装置(传送单元)3c辅助传送装置(传送单元)4导入传送装置(传送单元)5下降传送装置(传送单元)8把持单元(把持装置)9贴附单元(贴附装置)20控制单元(控制装置)30运转模式选择开关(运转模式选择单元)C装箱装置(下游侧机构)SP带包装T带(带体)X袋(商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的系统,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系统Al的概况。该系统A1中,从上游侧顺次配设有组合计量装置W、制 袋包装机P、带包装装置l、和装箱装置C。如下面所详述,带包装装 置1被构造成为,根据下游侧所配置的装置来制造带包装SP或者不制 造带包装SP而使商品X按照单体原样从其中通过。组合计量装置W对多个计量料斗中收容的物品的重量分别进行计 量,并基于这些计量值进行组合运算,在规定重量范围内选择出和目 标值最接近的重量的计算值的组合,仅从与所选择的组合对应的计量 料斗排出物品,由此,得到具有目标重量的物品的集合。另外,制袋 包装机P将诸如塑料薄膜之类的软包装材料成型为筒状并收容物品, 之后对该筒状物的顶部和底部同时热密封,由此将从上述组合计量装 置W排出的物品作为内容物进行包装。另外,装箱装置C是将由上述 组合计算装置W和制袋包装机P制造的商品X装入纸板箱的装置,可以采用具有适宜结构的装置。图2所示为带包装装置1的一个例子,该带包装装置1将多个商 品X…X贴附至带子上,以制造带包装SP,该带包装装置l包括主体 单元2、从上游侧装置供给商品X的供给传送装置3、将由该供给传送 装置3供给的商品X向本装置1的内部导入的导入传送装置4、位于 该导入传送装置4的末端部的下降传送装置5、将由本装置1制造的带 包装SP向下游侧装置排出的排出传送装置6、用于将导入到本装置1 内部的商品X的端部的皱褶展平的拂拭单元(brushunit) 7、用于把持 商品X的端部的把持单元8、用于将商品X的上述端部贴附至带子上 的贴附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包装装置,其位于处理商品的上游侧机构和下游侧机构之间,用于制造将多个所述商品贴附至带体上的带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单元,其将从所述上游侧机构供给的所述商品有选择地传送至贴附位置或者所述下游侧机构; 贴附单元,其在所 述贴附位置将所述商品贴附至带体上; 运转模式选择单元,其受理带包装制造模式和商品旁通模式之间的选择,其中,所述带包装制造模式是通过所述传送单元将所述商品传送至所述贴附位置的运转模式,所述商品旁通模式是通过所述传送单元将所述商品传送至所 述下游侧机构而不传送至所述贴附位置的运转模式;和 控制单元,其根据通过所述运转模式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运转模式,对所述传送单元和所述贴附单元的驱动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幸夫岩崎佳生山本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石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