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依台专利>正文

耐冲击浮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28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耐冲击浮标及其制造方法。为提供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耐冲击强度高、使用性能好的浮标,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它为由浮标胎和碳纤维保护层组成的复合结构,浮标胎为轻浮材料制成,碳纤维保护层为包覆并紧密结合在浮标胎外表面的外表层。其制造方法为发泡成浮标胎、包覆碳纤维、加热加压成型及在成型品表面涂敷底漆、面漆、划线、绘图及喷覆透明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mpact resistant buo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mpact resistant buo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o provide a composite structure, impact resistance, high strength,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buoy buoy body is a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a carbon fiber protective layer composed of the buoy body is made of light material, carbon fiber coated with a protective layer for combining surface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buoy body.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of: foaming the tyre into a buoy, covering the carbon fiber, heating and pressurizing molding, and applying the primer, the top coat, the scribing, the drawing and the spraying transparent c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lded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钓鱼浮子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耐冲击浮标及其制造方法。习用的钓鱼用浮标,一般皆采用木质或发泡材料制成的单一结构。这种结构的浮标强度较低,以致在礁石或防波块较多处,常因嵌夹于隙缝中而造成浮标表面损伤,甚至因使用者过份用力拉扯冲撞而发生破裂、损坏而无法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耐冲击强度高、使用性能好的耐冲击浮标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浮标为由浮标胎和碳纤维保护层组成的复合结构,浮标胎为轻浮材料制成,碳纤维保护层为包覆并紧密结合在浮标胎外表面的外表层。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浮标的制造方法1)制作具有浮标胎模腔、注入孔及上、下定位杆孔的胎模,并在模腔内设置两端置于上、下定位杆孔内的定位杆;胎模腔与注入孔贯通;2)将发泡材料经注入孔填充注入胎模腔内并加压,形成浮标胎;3)从胎模腔内取出浮标胎,将碳纤维包覆在浮标胎外表面;4)制作具有浮标成品模腔及上、下定位杆孔的成型模;5)将包覆碳纤维后的半成品置于成型模的成品模腔内,令其上定位杆两端置于上、下定位孔内,覆模加热、加压,使浮标胎及包覆在其外表面的碳纤维紧密结合成型;6)取出成型后的浮标,对其外表面清洁处理;7)表面著色、涂敷底漆、划线、绘图案;8)喷覆透明漆。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浮标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耐冲击浮标为由浮标胎和碳纤维保护层组成的复合结构,耐冲击强度高、使用性能好,从而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一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一胎模结构示意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一浮标胎成型示意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一浮标胎结构示意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一成品成型结构示意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二胎模结构示意剖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二浮标胎成型示意剖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二浮标胎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二成品成型结构示意剖面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二使用状态立体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由浮标胎1、碳纤维保护层2、塑胶圆管3和调重片4组成,浮标胎1为呈大头朝上的卵状体,其上设有轴向通孔11,浮标胎1由轻浮材料,如发泡材料制成;碳纤维保护层2具有由碳纤维或碳纤维布包覆并紧密结合在浮标胎1外表面的外表层21,并在浮标胎1轴向通孔11上、下端留有上、下通孔211、212,在外表层21的外表面依次涂敷有底漆、面漆、图案标线及透明漆22;塑胶圆管3具有中心通孔31,其外径与浮标胎1轴向通孔11相吻合,塑胶圆管3嵌装在通孔211、11、212内,并令其两端与碳纤维保护层2的上、下通孔211、212位于同一平面上;调重片4设有套装在塑胶圆管3上的通孔41,调重片4藉助通孔41套装在塑胶圆管3下端并埋装在浮标胎1内。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由浮标胎5、碳纤维保护层6、心轴棒7和调重片8组成,浮标胎5为具有异形纵截面棒体,其上设有轴向通孔51,浮标胎5由轻浮材料,如发泡材料制成;碳纤维保护层6具有由碳纤维或碳纤维布包覆并紧密结合在浮标胎5外表面的外表层61,并在浮标胎5轴向通孔51上、下端留有上、下通孔611、612,在外表层61的外表面依次涂敷有底漆、面漆、图案标线及透明漆62;心轴棒7嵌装在通孔611、51、612内,并令其两端延伸出碳纤维保护层6的外表层61的上、下通孔611、612外;调重片8上设有套装在心轴棒7上的通孔81,调重片8藉助通孔81套装在心轴棒7下端,并埋装在浮标胎5内。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一的制造方法。1)如图4所示,制作具有浮标胎模腔A1、注入孔A2、及上、下定位杆A3、A4的胎模A,胎模腔A1与注入孔A2贯通,并在胎模腔A1内设置两端置于上、下定位杆孔A3、A4内的定位杆A5,将调重片4套装在定位杆A5下端并位于胎模腔A1内;2)如图5所示,将硬化剂及主原料成份为1∶1的发泡材料从注入孔A2注入温度为75℃-95℃的胎模A内,并加压5分钟,形成浮标胎1;3)如图6所示,从胎模腔A1内取出浮标胎1,并从浮标胎1中取出定位杆A5;4)将浮标胎1浸泡在甲苯内约5分钟,并充分搅拌;5)将水比重为1.150-1.175的碳纤维或碳纤维布包覆在浮标胎1外表面;6)如图7所示,制作具有浮标成品模腔B1及上、下定位杆孔B2、B3的成型模B;7)将包覆碳纤维或碳纤维布的半成品置于温度为140℃-145℃的成型模B内,并加压10分钟;8)如图1所示,取出成品,并取出成品中的定位杆A5,嵌装入塑胶圆管3;9)取出成品后,研磨分模线、去毛边并研磨表面,再将其浸泡在甲苯内5分钟后取出晾干;10)表面着色,涂敷底漆、面漆、划线、绘图案;11)喷覆透明漆。本专利技术耐冲击浮标实施例二的制造方法1)如图8所示,制作具有浮标胎模腔C1、注入孔C2及上、下定位杆孔C3、C4的胎模C,胎模腔C1与注入孔C2贯通,并在胎模腔C1内设置两端置于上、下定位杆孔C3、C4内的心轴棒7,将调重片8套装在心轴棒7下端并位于胎模腔C1内;2)如图9所示,将硬化剂及主原料成份为1∶1的发泡材料从注入孔C2注入温度为75℃-95℃的胎模C内,并加压5分钟,形成浮标胎5;3)如图10所示,从胎模腔C1内取出浮标胎5;4)将浮标胎5浸泡在甲苯内约5分钟,并充分搅拌;5)将水比重为1.150-1.175的碳纤维或碳纤维布包覆在浮标胎5外表面;6)如图11所示,制作具有浮标成品模腔D1及上、下定位杆孔D2、D3的成型模D;7)将包覆碳纤维或碳纤维布的半成品置于温度140℃-145℃的成型模D内,并加压10分钟;8)取出成品后,研磨分模线、去毛边并研磨表面,再将其浸泡在甲苯内5分钟后取出晾干;9)表面着色涂敷底漆、面漆、划线、绘图案及并如图12所示装上标示杆9及脚杆10;10)喷覆透明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冲击浮标,其特征在于它为由浮标胎和碳纤维保护层组成的复合结构,浮标胎为轻浮材料制成,碳纤维保护层为包覆并紧密结合在浮标胎外表面的外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浮标,其特征在于它为由浮标胎和碳纤维保护层组成的复合结构,浮标胎为轻浮材料制成,碳纤维保护层为包覆并紧密结合在浮标胎外表面的外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浮标,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塑胶圆管;所述的浮标胎上设有嵌装塑胶圆管的轴向通孔;碳纤维保护层在浮标胎轴向通孔上、下端留有上、下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浮标,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心轴棒;所述的浮标胎上设有嵌装心轴棒的轴向通孔;碳纤维保护层在浮标胎轴向通孔上、下端留有上、下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冲击浮标,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调重片,调重片上设有通孔,调重片藉助该通孔套装在塑胶圆管下端并埋装在浮标胎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耐冲击浮标,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调重片,调重片上设有通孔,调重片藉助该通孔套装心轴棒下端并埋装在浮标胎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冲击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圆管两端与碳纤维保护层上的上、下通孔位于同一平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冲击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心轴棒两端延伸出碳纤维保护层的上、下通孔外。8.一种耐冲击浮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制作具有浮标胎模腔、注入孔及上、下定位杆孔的胎模,并在模腔内设置两端置于上、下定位杆孔内的定位杆;胎模腔与注入孔贯通;2)将发泡材料经注入孔填充注入胎模腔内并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依台
申请(专利权)人:黄依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