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渔线卷筒从收线状态向投线状态转换的作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23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渔线卷筒,具有框架和作动机构,作动机构包含装在框架上的致动器,用于引导相对于框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作动机构还可包含凸轮元件与致动器之间的第一装置,它使凸轮元件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作为这一效应的联动结果,致动器也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从而使作动机构从收线状态转换至投线状态。第一协同装置大体以固接方式将凸轮元件连接在致动器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he fishing reel actuation system from line state to state transition lines

Fishing reel with frame and actuator, the actuator actu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mounted in a frame, used to guide relative to the frame from the first position to the second position of the mobile. The actuating mechanism also comprises a first device between the cam element and actuator, it causes the cam element from its first position to the second position, as a result of this linkage effect, also moved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actuator from the second position, so that the actuator from the receiving line state conversion to cast line state. The first coordina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ctuator in a fixed 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线卷筒,尤其涉及使渔线卷筒从收线状态向投线状态转换的作动系统。典型的投饵式渔线卷筒包含通过转动将渔线收回渔线卷筒内的卷盘。在渔线卷筒处于收线状态时,手摇曲柄通过传动连接机构将回转运动传递给卷盘。通过操纵致动器,使用者可以松开传动连接机构,从而将渔线卷筒置于投线状态。常规作动系统采用可移位的致动器,该致动器跨越沿侧向彼此隔开并围成渔线容纳空间的框架部分。致动器的设计应保证使用者在用手握住装有卷筒的渔竿时还能用大拇指拨动致动器。指动致动器的一个范例是授予Rankin,Jr.的美国专利4,142,694号,该致动器的指动按钮配有两个沿侧向彼此相向的凸销,凸销伸进沿侧向彼此隔开的框架部分中并且引导致动器在其行程内转动。就外在表现来说,Rankin,Jr.提出的致动器可以沿侧向来回活动,这使得致动器在使用时易于同框架部分接触。因此,致动器与框架之间将会形成不希望出现的摩擦力,从而妨碍指动按钮的自由移动。而且这也是导致渔线卷筒上零件过度磨损的原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式,所提出的渔线卷筒具有框架及框架上的作动机构,其中的框架含有沿侧向彼此隔开并围成渔线容纳空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作动机构包含可回转的装线卷盘,可回转的曲柄元件以及曲柄元件与卷盘之间的传动连接机构。传动连接机构包含第一元件,该元件可以根据需要在接合位置a)与脱开位置b)之间移位,其中,在a)位置时,作动机构处于收线状态,此时的传动连接机构将回转驱动力从曲柄元件经由传动连接机构传递到卷盘;在b)位置时,传动连接机构处于脱开状态且卷筒作动机构处于投线状态,此时的卷盘可自由转动,从而使渔线得以从卷盘上放出。作动机构还可包含设在某一侧框架部分上的凸轮元件,该元件可以相对该侧框架部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作为其联动结果,凸轮元件使第一元件从接合位置向脱开位置移动。作动机构还可包含装在框架上的致动器,其作用是引导相对于框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作动机构还可包含凸轮元件与致动器之间起协同作用的第一装置,它使凸轮元件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作为这一效应的联动结果,致动器也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从而使作动机构从收线状态转换至投线状态,第一协同装置大体以固接方式将凸轮元件连接在致动器上。作为一种形式,上述一侧框架部分具有沿侧向彼此隔开的侧面,凸轮元件具有凸轮本体及悬臂,凸轮本体在上述一侧框架部分的某一侧具有大致为平面的部分;而悬臂则从凸轮元件本体的平面部分伸出并穿过上述一侧框架部分,进而与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之间的致动器相接。作为一种形式,凸轮元件本体的平面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彼此相向并大致平行的平面,凸轮元件本体上的悬臂相对于凸轮元件本体平面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平面大致以直角伸出。凸轮元件本体的平面部分与凸轮元件上的悬臂可被做成一个零件。作为一种形式,凸轮元件本体的平面部分中设有狭槽,上述一侧框架部分上设有销组件,该组件伸入狭槽中,并且将凸轮元件本体的平面部分可靠地维持在可邻接上述一侧框架部分的状态。凸轮元件本体平面部分中的狭槽为细长形,因此,销组件可在狭槽内移动,从而对凸轮元件在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起引导作用。作为一种形式,致动器具有彼此隔开并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相接的端部,某一紧固件穿过凸轮元件本体并伸入致动器的某一端。致动器另一端与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中的另一侧框架部分之间可以设置隔开框架与致动器的隔离元件,由此使致动器另一端与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中的另一侧框架部分之间保持预定的间距。作为一种形式,上述一侧框架部分内开有狭槽,凸轮元件具有从凸轮元件本体平面部分伸出、穿过狭槽并进入上述一侧框架部分的悬臂,当致动器在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凸轮元件在上述一侧框架部分的狭槽内将产生受引导的运动。连接凸轮元件与致动器的装置可以包含穿过狭槽而进入上述一侧框架部分乃至致动器的紧固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式,所提出的渔线卷筒具有框架和框架上的作动机构,其中的框架含有沿侧向彼此隔开并围成渔线容纳空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作动机构包含可回转的装线卷盘,可回转的曲柄元件以及曲柄元件与卷盘之间的传动连接机构。传动连接机构包含第一元件,该元件可以根据需要在接合位置a)与脱开位置b)之间移位,其中,在a)位置时,作动机构处于收线状态,此时的传动连接机构将回转驱动力从曲柄元件经由传动连接机构传递到卷盘;在b)位置时,传动连接机构处于脱开状态且卷筒作动机构处于投线状态,此时的卷盘可自由转动,从而使渔线得以从卷盘上放出。作动机构还可包含设在某一侧框架部分上的凸轮元件,该元件可以相对该侧框架部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作为其联动结果,凸轮元件使第一元件从接合位置向脱开位置移动。作动机构还可包含装在框架上的致动器,其作用是引导相对于框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作动机构还可包含凸轮元件与致动器之间起协同作用的第一装置,它使凸轮元件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作为这一效应的联动结果,致动器也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从而使作动机构从收线状态转换至投线状态。凸轮元件具有凸轮本体及悬臂,凸轮本体在上述一侧框架部分侧向的某一侧面,悬臂固接在凸轮元件本体上并穿过上述一侧框架部分而延伸。附图说明图1是渔线卷筒的正视投影图,该卷筒具有如本专利技术所述使卷筒从收线状态转换至投线状态的致动器;图2是图1所示渔线卷筒的平面放大视图;图3是沿图2中3-3线所做的渔线卷筒剖面放大视图;图4是渔线卷筒处于收线状态时沿图3中4-4线所做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渔线卷筒处于投线状态时类似于图4的视图;图6是传动连接机构在手摇曲柄与装线卷盘之间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该图3沿中6-6线做出,它表示了卷筒处于收线状态时第一移位元件位于接合位置的情形;图7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该图表示了卷筒处于投线状态时第一元件移向脱开位置的情形;图8是致动组件在其致动器对应于卷筒的收线状态而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类似于图8的视图,其中的致动器对应于卷筒的投线状态而处于第二位置;图10是沿图3中10-10线所做的凸轮元件放大剖视图,该凸轮元件可使卷筒从收线状态转换至投线状态。附图中的标识符10表示一种在型式上适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投饵式渔线卷筒。该渔线卷筒10具有作为卷筒作动机构14各个零部件之安装载体的框架12。框架12含有沿侧向彼此隔开并围成渔线容纳空间20的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16,18。渔线被收在空间20内具有中心卷盘轴24的卷盘22上。卷盘轴24穿越并通过对其起支承作用的框架部分16,18,从而得以绕侧置轴线26转动。卷盘22的回转由手摇曲柄28对曲柄轴30的驱动来实现。借助于设在32处的常规型式传动系/传动连接机构,曲柄轴30将回转运动传递给驱动齿轮34,而该齿轮又与卷盘轴端38处的第一驱动元件36相啮合。在卷筒10如图4所示处于收线状态时,第一元件36上的杯状键连接部分40将会处于接合状态,亦即沿侧向覆盖卷盘轴24上的键销部分42。键连接部分40与键销部分42间的侧向覆盖关系可以阻止卷盘轴24与第一驱动元件36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这种键连接结构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在键销部分42上做出花键及/或一个以上平面44,同时相应地在第一驱动元件36的内表面46上做出互补的形状。在这种配置下,驱动齿轮34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渔线卷筒,它包括:框架,它含有沿侧向彼此隔开并围成渔线容纳空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以及框架上的作动机构,上述作动机构包含可回转的装线卷盘,可回转的曲柄元件以及曲柄元件与卷盘之间的传动连接机构,上述传动连接机构包含第一元件, 该元件可以根据需要在接合位置a)与脱开位置b)之间移位,其中,在a)位置时,作动机构处于收线状态,此时的传动连接机构将回转驱动力从曲柄元件经由传动连接机构传递到卷盘;在b)位置时,传动连接机构处于脱开状态且卷筒作动机构处于投线状态,此时的卷盘可自由转动,从而使渔线得以从卷盘上放出,上述作动机构还包括某一侧框架部分上的凸轮元件,该元件可以相对该侧框架部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作为其联动结果,凸轮元件使第一元件从接合位置向脱开位置移动,上述作动机构还包括装在框架上的致 动器,其作用是引导相对于框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上述作动机构还包括凸轮元件与致动器之间起协同作用的第一装置,它使凸轮元件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作为这一效应的联动结果,致动器也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从而使作动机构从收线 状态转换至投线状态,上述第一协同装置包括连接装置,该装置大体以固接方式将凸轮元件连接在致动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6-7-12 6803311.一种渔线卷筒,它包括框架,它含有沿侧向彼此隔开并围成渔线容纳空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以及框架上的作动机构,上述作动机构包含可回转的装线卷盘,可回转的曲柄元件以及曲柄元件与卷盘之间的传动连接机构,上述传动连接机构包含第一元件,该元件可以根据需要在接合位置a)与脱开位置b)之间移位,其中,在a)位置时,作动机构处于收线状态,此时的传动连接机构将回转驱动力从曲柄元件经由传动连接机构传递到卷盘;在b)位置时,传动连接机构处于脱开状态且卷筒作动机构处于投线状态,此时的卷盘可自由转动,从而使渔线得以从卷盘上放出,上述作动机构还包括某一侧框架部分上的凸轮元件,该元件可以相对该侧框架部分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位,作为其联动结果,凸轮元件使第一元件从接合位置向脱开位置移动,上述作动机构还包括装在框架上的致动器,其作用是引导相对于框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上述作动机构还包括凸轮元件与致动器之间起协同作用的第一装置,它使凸轮元件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作为这一效应的联动结果,致动器也从其第一位置移至其第二位置,从而使作动机构从收线状态转换至投线状态,上述第一协同装置包括连接装置,该装置大体以固接方式将凸轮元件连接在致动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卷筒,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侧框架部分具有沿侧向彼此隔开的侧面,凸轮元件具有凸轮本体及悬臂,凸轮本体在上述一侧框架部分的某一侧具有大致为平面的部分;而悬臂则从凸轮元件本体的平面部分伸出并穿过上述一侧框架部分,进而与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之间的致动器相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线卷筒,其特征在于凸轮元件本体的平面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彼此相向并大致平行的平面,凸轮元件上的悬臂相对于凸轮元件本体平面部分上的第一和第二平面大致以直角伸出,而且凸轮元件本体的平面部分与凸轮元件上的悬臂被做成一个零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卷筒,其特征在于凸轮元件的本体具有大致为平面的部分,而且其中设有狭槽,上述一侧框架部分上设有销组件,该组件伸入狭槽中,并且将凸轮元件本体的平面部分可靠地维持在可邻接上述一侧框架部分的状态,凸轮元件本体平面部分中的上述狭槽为细长形,因此,销组件可在狭槽内移动,从而对凸轮元件在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起引导作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渔线卷筒,其特征在于致动器具有彼此隔开并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相接的端部,某一紧固件穿过凸轮元件本体并伸入致动器的某一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渔线卷筒,其特征在于致动器另一端与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中的另一侧框架部分之间设有隔开框架与致动器的隔离元件,由此使致动器另一端与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分中的另一侧框架部分之间保持预定的间距。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渔线卷筒,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侧框架部分内设有狭槽,凸轮元件具有从凸轮元件本体平面部分伸出、穿过狭槽并进入上述一侧框架部分的悬臂,当致动器在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凸轮元件在上述一侧框架部分的狭槽内将产生受引导的运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渔线卷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铉奎
申请(专利权)人:泽布科交织公司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