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型的钓竿绕线轮及其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15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用一个框架的矮型钓竿绕线轮,包括:一个第一侧板;一个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二侧板;以及一个设置在该第一与第二侧板之间的支脚,用来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绕线轮安装在钓竿上。该支脚的底部在框架底部的上方这样地隔开,使得从支脚底部至框架底部之间的距离处于在框架顶部与框架底部之间的距离的约15%至40%的范围内。更优选地,该第一和第二侧板中的每个侧板都基本上为圆形,从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绕线轮具有传统的圆形。(*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warf fishing rod reel and frame thereof

A short rod using a framework reel includes a first side plate; a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second side; and a set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ide of the foot to the reel mounted on a fishing rod. The feet above the bottom in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so spaced apart, makes the range from the feet to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betwe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frame in the frame distance of about 15% to 40% in the. More preferably, each side plate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 plates is substantially circular, so that the winding wheel of the invention has a conventional circular sh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涉及带饵甩杆钓的绕线轮。带饵甩杆钓型钓竿绕线轮在本
是众所周知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钓竿绕线轮的框架以及用来制造钓竿绕线轮的框架的方法。为方便起见,在描述本文讨论的各种绕线轮和绕线轮零件时使用了右转的透视图。在本领域技术熟练的人将都能理解,任何带饵甩杆钓的绕线轮的左转型式只需要简单地把绕线轮零件的配置和结构倒过来,使得左转绕线轮是右转绕线轮的镜象就能够产生。绕线轮的两种基本形式在带饵甩杆钓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第一种形式由传统的圆形的高型带饵甩杆钓绕线轮构成。第二种形式由现代的泪珠形或大致椭圆形的矮型绕线轮构成。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高型”是指一种带饵甩杆钓绕线轮的外形,其中当该绕线轮固定在一根钓杆上时,该绕线轮的顶部在该钓杆的顶部的上面隔开一个较大的距离。相反,术语“矮型”是指一种带饵甩杆钓绕线轮的外形,其中当该绕线轮固定在一根钓杆上时,该绕线轮的顶部在该钓杆的顶部的上面隔开一个较小的距离。迄今为止,传统的圆形带饵甩杆钓绕线轮一直具有较高的外形主要由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需要使用较大的框架侧板,以便(a)包围设置在侧板之间的各种结构和零件和(b)把所有的绕线轮的工作机构安装在绕线轮的圆形侧盖内。这些结构和零件以及所有的绕线轮的工作机械都必须包围在绕线轮的圆形轮廓内,以便得到一个总的为圆形的传统形状。第二个因素是需要把绕线轮支脚放置在绕线轮框架的底部(或底部以下)处。迄今为止在圆形带饵甩杆钓绕线轮中使用的典型的支脚结构已经构成一个连接在框架支撑结构中的一个支撑结构的外(底)面上的独立零件。框架支撑结构通常在(或靠近)圆形侧板的周边处围绕卷筒设置。因此,绕线轮支脚也设置在很靠近绕线轮的底部(或底部以下)处。于是,当安装在钓竿上时,基本上绕线轮的整个大轮廓都设置在钓竿的顶部之上。象传统的带饵甩杆钓绕线轮一样,现代的带饵甩杆钓绕线轮通常也结构成使得绕线轮支脚设置在绕线轮的底部(或底部以下)处。然而,为了得到矮型,现代的带饵甩杆绕线轮被制成使用椭圆形或泪珠形框架的结构。传统的圆形的带饵杆钓绕线轮的高型性质带来了某些缺点,例如在绕线时不能“抚摸”钓竿绕线轮。因此,不久就存在着对于一种矮型带饵甩杆钓绕线轮的需要,这种绕线轮具有传统的圆形的外形并且能提供传统的带饵甩竿钓绕线轮的上述好处和优点。迄今为止用来制造带饵甩杆钓绕线轮的框架的方法具有某些严重的缺点。最常使用的方法有模铸、熔模铸造、模锻和冲压。熔模铸造的劳动力集约强度较高。熔模铸造还只能作有限的合金选择并且可能产生不希望有的高的产品气孔率。模锻方法由于其较高的工具费用和广泛的机械加工要求通常费用相当昂贵。冲压通常需要多个零件的成形和连接。所以,冲压通常对尺寸精度的控制很差并且生产出的产品的整体强度较低。虽然模铸的生产费用一般要少于其他的框架生产方法,但模铸工艺通常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较低。模铸产品一般具有较高的气孔率、较大的污染程度以及较高的除气度。铝模铸工艺通常还需要添加铁和硅以便在模压过程中帮助材料流动和防止模压材料粘附在模壁上。不幸的是,这些添加剂起着阻止达到较厚的光亮的阳极化抛光的作用。所以铝模铸框架通常或者进行喷漆和/或进行轻度的阳极化。因此铝模铸框架通常具有较低的耐腐蚀性和耐刮伤性、较低的强度、较差的精加工性以及较差的美感。此外,为了从模子的一侧到另一侧产生合格的材料流动,在模铸框架的侧板之间延伸的支撑结构通常必须具有相当的厚度。因此,目前存在着对一种用来生产高质量带饵甩杆钓绕线轮框架的费用低廉的方法的需要。特别是存在着对一种用来生产高质量的带饵甩杆钓绕线轮的铝框架的费用低廉的方法的需要。这种方法最好能提供高精度的尺寸并且能使用优质合金。这种方法最好还能便于达到光亮的阳极化抛光并且最好能提供较高的强度、较高的耐刮伤性和较高的耐腐蚀性。本专利技术致力于并且满足了上述需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传统的圆形形状的矮型带饵甩杆钓绕线轮。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抚摸本专利技术绕线轮以获得较大的舒适,提高绕线效率以及更好的平衡。本专利技术绕线轮最好包括一个新颖的框架,该框架具有一个在该框架的底部的上面隔开一个较大距离处的整体的支脚结构。该框架通过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该方法提供了高强度的单向晶粒结构,可以基本上不限制合金选择,取消或大大减少了对有害于阳极化和精加工的添加剂的需要,以及提供了较高的尺寸精度。本专利技术方法还允许和/或提供低气孔率;一种较厚的(即0.0004英寸或更大)、光亮的、有吸引力的阳极化抛光;以及较强的耐腐蚀性和耐刮伤性。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一个框架和一个用来把钓竿绕线轮安装在钓竿上的安装装置的钓竿绕线轮。该框架的最高点在框架的最低点的上面隔开一个第一距离。该安装装置的底部在框架的最低点的上面隔开一个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的范围为第一距离的约15%至约4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饵甩杆钓的绕线轮,包括(a)一个具有传统的圆形轮廓的绕线轮壳体和(b)用来把绕线轮壳体这样地安装在钓竿上使得该带饵甩杆钓绕线轮成为矮型的安装装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来生产钓竿绕线轮框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把一个长原始件切断以便从该件生产出多个单独的框架和(b)制出用来把单独的框架安装在钓竿上的安装装置。该长原始件包括一个纵向的第一侧壁;一个与第一侧壁具有这样的隔开关系的纵向的第二侧壁,使得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彼此以一定距离间隔;和至少一个横向结构以该间隔关系固定第一和第二侧壁。每个单独的框架包括一个第一侧壁的独立部分,一个第二侧壁的独立部分以及一个横向结构的独立部分。在步骤(b)中制造的安装装置是从包括在单独框架中的横向结构部分上制成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钓竿绕线轮的整体式框架,其中该整体式框架具有单向的晶粒结构并且包括一个第一壁;一个与该第一壁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二壁;以及一个在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延伸的支撑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对于在本领域技术熟练的人来说,在研究了附图并阅读了对下列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以后将一目了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带饵甩杆的绕线轮的一个实施例2的左侧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绕线轮2的右侧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绕线轮2的局部切开的前立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绕线轮2的左侧盖组件28的分解的透视图。图5A和5B是本专利技术的绕线轮2的右侧盖组件的分解的透视图。图6是左侧盖组件28的内部立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左侧的外视图。图8是在本专利技术绕线轮2中使用的盖固定件40的透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右侧透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左侧透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后立视图。图12是从示于图11中的透视线12-12看去的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剖开的侧立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右侧立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顶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底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左侧立视图。图17是从示于图16中的透视线17-17看去的本专利技术的框架4的剖开的顶视图。图18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生产本专利技术框架4的方法中使用的长段挤压条材260的透视图。图19是条材段260的端部立视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饵甩杆钓的绕线轮的实施例2示于图1-5中。本专利技术的绕线轮2最好包括一个本专利技术的带饵甩杆钓的绕线轮的实施例4;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钓竿绕线轮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一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点,所述最高点在所述最低点的上面隔开一个第一距离处,所述框架包括:一个第一侧板;一个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二侧板;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侧板之间的安装结构, 用来把所述框架安装在一根钓竿上;所述安装结构具有一个底部,该底部在所述框架的所述最低点的上面隔开一个第二距离处,以及所述第二距离的范围为所述第一距离的约15%至约40%。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7-8-5 9064951.一种用于钓竿绕线轮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一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点,所述最高点在所述最低点的上面隔开一个第一距离处,所述框架包括一个第一侧板;一个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二侧板;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侧板之间的安装结构,用来把所述框架安装在一根钓竿上;所述安装结构具有一个底部,该底部在所述框架的所述最低点的上面隔开一个第二距离处,以及所述第二距离的范围为所述第一距离的约15%至约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中的每个侧板都具有一个大体上圆形的周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形周边具有一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点,所述圆形周边的所述最高点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最高点处,以及所述圆形周边的所述最低点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最低点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钓竿绕线轮是一个带饵甩杆钓的绕线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A科克哈姆
申请(专利权)人:布伦斯威克公司泽布科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