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内爬行器,具体是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
技术介绍
1、管道内爬行器是一种能够在管道内部爬行的机器人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管道、消防管道、线缆管道等。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管道内爬行器由于自身结构所限,在爬行过程中很难与管道内壁之间实现紧密接触,由此导致爬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打滑,从而导致推力较小、爬行速度较慢、爬行稳定性和移动精度较差。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以解决现有管道内爬行器推力较小、爬行速度较慢、爬行稳定性和移动精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管道内爬行器推力较小、爬行速度较慢、爬行稳定性和移动精度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
2、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包括爬行器车体;所述爬行器车体包括两个呈左右平行设置的车体侧板;两个车体侧板的前部之间、两个车体侧板的后部之间各固定支撑有一对呈上下平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爬行器车体;所述爬行器车体包括两个呈左右平行设置的车体侧板(101);两个车体侧板(101)的前部之间、两个车体侧板(101)的后部之间各固定支撑有一对呈上下平行设置的车体横梁(102);两个车体侧板(101)的前端、两个车体侧板(101)的后端各共同固定有一个拖钩(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其特征在于:位置靠右的车体侧板(101)的内侧面前部分别开设有三个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的齿轮容纳槽(101a),且相邻两个齿轮容纳槽(101a)相互连通;位置居中的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爬行器车体;所述爬行器车体包括两个呈左右平行设置的车体侧板(101);两个车体侧板(101)的前部之间、两个车体侧板(101)的后部之间各固定支撑有一对呈上下平行设置的车体横梁(102);两个车体侧板(101)的前端、两个车体侧板(101)的后端各共同固定有一个拖钩(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其特征在于:位置靠右的车体侧板(101)的内侧面前部分别开设有三个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的齿轮容纳槽(101a),且相邻两个齿轮容纳槽(101a)相互连通;位置居中的齿轮容纳槽(101a)槽口、位置靠后的齿轮容纳槽(101a)槽口各固定对接有一个法兰(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总成(301);电机减速器总成(301)固定对接于位置靠后的法兰(104)上,且电机减速器总成(301)的输出轴朝右;电机减速器总成(301)的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主动齿轮(302),且主动齿轮(302)转动嵌设于位置靠后的齿轮容纳槽(101a)内;位置居中的齿轮容纳槽(101a)内转动嵌设有中间齿轮(303);中间齿轮(303)为带轴齿轮,且中间齿轮(303)的轮轴两端分别转动支撑于位置居中的齿轮容纳槽(101a)槽底和位置靠前的法兰(104)上;中间齿轮(303)与主动齿轮(302)啮合,且中间齿轮(303)作为电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爬行机构包括两根呈前后对称设置的连杆(401);位置靠前的连杆(401)后端、位置靠后的连杆(401)前端各转动贯穿有一根行走轮轴(402);每根行走轮轴(402)的两端均分别转动支撑于两个车体侧板(101)上;每根行走轮轴(402)上均固定装配有一对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行走带轮(403);位置靠前的行走轮轴(402)右部固定装配有从动齿轮(404),且从动齿轮(404)转动嵌设于位置靠前的齿轮容纳槽(101a)内;从动齿轮(404)作为履带爬行机构的输入端;位置靠前的连杆(401)前端、位置靠后的连杆(401)后端各转动贯穿有一根引导轮轴(405);每根引导轮轴(405)上均固定装配有一对呈左右对称设置的引导带轮(406);两对行走带轮(403)和两对引导带轮(406)上共同装配有履带(4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扩展的大推力履带式管道内爬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车体侧板(101)之间还安装有内部张紧机构;所述内部张紧机构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u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青林,任冬冬,高文强,王红丽,张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