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分析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退化衰分析领域。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凭借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和低自放电率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新能源储能设备等领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正负电极间电子的定向运动来实现充放电过程,电池容量与内部自由电子数量直接相关。然而,由于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化学反应特性,电池性能会随充放电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步衰减。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使得深入研究其衰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电池容量衰减建模分析主要包括实测分析法和仿真分析法。实测分析法通过对样本进行反复充放电测试并记录容量数据来研究电池衰减过程。但该方法仅记录了不同条件下的衰减现象,缺乏对容量变化趋势的深入分析,且测试结果过度依赖样品特性,泛化能力不足。同时,其测试耗时长、成本高的特点也限制了方法的推广应用。采用数学模型进行电池损耗评估是另一种重要手段,能有效克服实测分析法的时间和成本劣势。然而,这类模型虽能准确反映电池损耗的内部过程,但参数繁多且结构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描述锂离子电池性能劣化过程,甄别电池容量衰减环节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放电倍率、放电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甄别出的电池容量衰减环节关键影响因素,建立锂离子电池退化模型,具体为:
4.一种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描述锂离子电池性能劣化过程,甄别电池容量衰减环节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放电倍率、放电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甄别出的电池容量衰减环节关键影响因素,建立锂离子电池退化模型,具体为:
4.一种基于反应动力学理论的锂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坚,严文国,李鹏程,李端宇,韩一瑞,段兴平,张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