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宜桦专利>正文

密封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669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罐结构,盖体后侧连接设有一固定环,该固定环恰可套设于瓶口外径处,为了防止固定环脱出,瓶口外径设有上下两个卡环,由此在两个卡环之间形成一卡沟,固定环内径对应于卡沟处设有一卡扣,做为卡结固定之用,盖体前侧设有掀口,盖体下方对应于瓶口内径处设有密封体,密封体的外径与瓶口内径为紧配合,并设有对应的凸部与两条止漏气密凸环线,让盖体在盖合时,可以利用密封体完全密封住瓶口。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盖体遗失或是寻找上的困扰。(*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罐结构,其主要是应用在将密封罐的瓶体与盖 体结合为一体的技术上。
技术介绍
传统的密封罐,其瓶体与盖体为分离式,瓶体与盖体结合时,需要外加 扣件,才能将瓶体与盖体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上显得比较麻烦与不方便。除此之外,传统的密封罐,其瓶体与盖体为分离式,也容易造成盖体遗 失或是不易寻找的问题,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密封罐结构,以克服与解决 上述问题与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罐结构,以避免盖体 遗失或不易寻找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在于盖体后侧设有一固 定环,该固定环用于套设固定于瓶体的瓶口外径处,该盖体下方对应于该瓶 口处设有密封体,该密封体的外径与该瓶口的内径为紧配合,该密封体上方 设有凸部,该瓶口对应于该凸部上下处设有两条止漏气密凸环线,让该盖体 在盖合于该瓶体时,可以利用该凸部卡于所述两条止漏气密凸环线当中。在本技术的一有利实施例中,该盖体为塑料材质的盖体,该盖体后 侧连接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环,该盖体与该固定环之间设有一段连接部,该 连接部上设有一条拗折线。在本技术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该瓶体的瓶口外径处设有上、下两 个卡环,在所述上、下两个卡环之间形成一卡沟,该固定环的内径对应于该 卡沟处设有一卡扣,该卡扣能卡结固定于该卡沟中。在本技术的又一有利实施例中,该盖体的前侧设有掀口。在本技术的再一有利实施例中,该盖体的外围设有多条环形凸纹。 结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盖体后 侧连接设有一固定环,该固定环刚好可以套设固定于瓶体的瓶口处,盖体前 侧设有掀口,可以方便掀开盖体,盖体下方对应于瓶口内径处设有密封体, 密封体的外径与瓶体的瓶口内径为紧配合,并设有对应的凸部与二条止漏气 密凸环线,密封时,仅需将盖体盖合于瓶体,即可以利用盖体的密封体完全 密封住瓶体的瓶口,同时利用固定环将盖体与瓶体结合为一体,以此,可以 避免盖体遗失或是寻找上的困扰,具有功效上的增进。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图2A、图2B和图2C: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掀开盖体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盖体101环形凸纹11固定环12连接部13拗折线14卡扣15掀口16密封体17凸部20瓶体21瓶口22上卡环23下卡环24卡沟25止漏气密凸环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深入了解本技术的构造内容以及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现列举一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介绍说明如下关于本技术的密封罐结构,敬请参阅图l、图2、图2A、图2B和 图2C所示,其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与分解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 新型的掀开盖体示意图。盖体10由塑料材质制作而成,盖体10的后侧连接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环11,盖体10与固定环11之间设有一段连接部12,连接部12上设有一条拗折线13,让盖体10可以做掀开与盖合的动作,盖体 IO外围设有三条环形凸纹IOI,单手开启时(如图3所示),食指扣住盖体 IO后方的环形凸纹101,用作掀开时的支撑点,便于开启,固定环ll的内 径刚好可以套设于瓶体20的瓶口 21的外径处,为了防止固定环11脱出, 瓶口21外径处还设有上、下两个卡环22、 23,由此在上、下两个卡环22、 23之间形成一卡沟24,固定环11内径对应于卡沟24处设有一卡扣14,让 固定环11套设于瓶口21时,可以利用卡扣14卡结固定于卡沟24中,盖体 10前侧设有掀口15,盖体10下方对应于瓶口21内径处设有密封体16,密 封体16的外径与瓶口 21内径为紧配合,密封体16上方设有凸部17,瓶口 21对应于凸部17上下处设有两条止漏气密凸环线25,让盖体10在盖合于 瓶体20的瓶口 21时,可以利用密封体16的凸部17卡于瓶口 21内的两条 止漏气密凸环线25当中,形成密合的功能,完全密封住瓶口21。通过上述各组件所组合而成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罐结构,其实 际操作应用如下。敬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密封状态示意图。密封时,仅需 将盖体10盖合于瓶体20,同时利用密封体16的凸部17卡于瓶口 21内的两 条止漏气密凸环线25当中,让密封体16可以完全密封住瓶口21,即可以达 到密封的效果,使用起来显得非常简单与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罐结构的盖体后侧设有一固定环,该固定环套设固定于瓶体的瓶口外径处,该盖体下方对应于该瓶口处设有密封体,该密封体的外径与该瓶口的内径为紧配合,该密封体上方设有凸部,该瓶口对应于该凸部上下处设有两条止漏气密凸环线,该盖体在盖合于该瓶体时,该凸部卡于所述两条止漏气密凸环线中。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为塑料材质 的盖体,该盖体后侧连接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环,该盖体与该固定环之间设 有一段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一条拗折线。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瓶体的瓶口外径 处设有上、下两个卡环,在所述上、下两个卡环之间形成一卡沟,该固定环 的内径对应于该卡沟处设有一卡扣,该卡扣能卡结固定于该卡沟中。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前侧设有掀口。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外围设有 多条环形凸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罐结构,盖体后侧连接设有一固定环,该固定环恰可套设于瓶口外径处,为了防止固定环脱出,瓶口外径设有上下两个卡环,由此在两个卡环之间形成一卡沟,固定环内径对应于卡沟处设有一卡扣,做为卡结固定之用,盖体前侧设有掀口,盖体下方对应于瓶口内径处设有密封体,密封体的外径与瓶口内径为紧配合,并设有对应的凸部与两条止漏气密凸环线,让盖体在盖合时,可以利用密封体完全密封住瓶口。通过本技术可以避免盖体遗失或是寻找上的困扰。文档编号B65D39/00GK201419844SQ200920007610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宜桦 申请人:李宜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罐结构的盖体后侧设有一固定环,该固定环套设固定于瓶体的瓶口外径处,该盖体下方对应于该瓶口处设有密封体,该密封体的外径与该瓶口的内径为紧配合,该密封体上方设有凸部,该瓶口对应于该凸部上下处设有两条止漏气密凸环线,该盖体在盖合于该瓶体时,该凸部卡于所述两条止漏气密凸环线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宜桦
申请(专利权)人:李宜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