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3925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脂质和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并形成脂质薄膜,再加入水溶液使薄膜水化,最后加入超声响应物质,得到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脂质药物载体为纳米级,具备良好的变形性和超声响应性,适用于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的皮肤递送和深层给药。将脂质药物载体与超声相结合,可形成一种可无创地实现深层经皮给药的药物递送系统,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给药效率低、安全性差、药物渗透深度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具体涉及一种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经皮给药是仅次于口服和注射给药的第三大给药途径,它具有降低血液中药物浓度波动,减少毒副作用,给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其增效策略分为被动给药和主动给药。被动给药主要分为两类,化学渗透剂用于破坏皮肤屏障以促进渗透,毒性大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有一定风险;药物载体可包载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如脂质体、纳米颗粒、纳米乳液等,但单独使用时给药效率较低。主动给药指使用物理方法促进药物渗透,如离子导入、激光、微针、超声等方法,这些方法旨在利用外部能量有效地破坏角质层屏障,提高药物穿透角质层的效率。相较于单一给药方式,联合被动方法和主动方法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给药。但是,联合给药方式目前的效率还未满足临床应用需求。此外,现有的方法主要还是针对角质层,一旦药物穿透角质层屏障,如何控制其后续的运输和真皮深层递送还未解决。在现有的方法中,联合离子导入或激光给药时药物进入深度不足,多在500μm以下;使用微针递送深度超过960μm时,有明显疼痛感,超过1450μm时,会发生出血和感染风险。无法满足一些需要深层给药的疾病需求。

2、因此,有必要寻求更高效、安全、可控的经皮给药方法来实现药物的高效、足量和深层递送,为更多临床疾病的经皮给药治疗提供一种新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脂质药物载体可以将超声响应物质稳定地包封,具备良好的变形性和超声响应性,能实现高效、足量和深层的经皮药物递送这一目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脂质和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混匀,得到混合溶液;

5、s2、取s1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在真空条件下去除有机溶剂并形成脂质薄膜;

6、s3、向s2得到的脂质薄膜中加入水化溶液,静置8~16h,使薄膜水化,得到水化后的薄膜;

7、s4、将s3得到的水化后的薄膜置于冰浴中,在功率为30~150w的条件下超声2~10min,形成脂质药物载体,然后加入超声响应物质,继续超声2~10min,所得溶液通过聚碳酸酯膜过滤,得到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在温度低于4℃的条件下保存。

8、优选地,s1中所述脂质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9、优选地,s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span 80、span 20、tween 80、tween20、胆酸钠或脱氧胆酸钠中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提升脂质膜的柔韧性,使其具备良好的变形性以通过角质层屏障。

10、优选地,s1中所述脂质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70:30~95:5。

11、优选地,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甲醇、乙醇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2、优选地,s2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为30~70℃、转速为60~90rpm。

13、优选地,s3中所述水化溶液为去离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14、优选地,s4中所述超声响应物质是全氟化碳,具体为全氟戊烷或全氟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量按照全氟化碳与水化溶液的体积比为1:(5~100)。

15、优选地,当所述给药药物为水溶性药物时,将水溶性药物溶解于步骤s3的水化溶液中。

16、优选地,当所述给药药物为脂溶性药物时,将脂溶性药物溶解于步骤s1的有机溶剂中。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的应用,可用于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的皮肤递送和深层给药。

19、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经皮给药的纳米级脂质药物载体,其可以将超声响应物质稳定地包封,同时具备良好的变形性和超声响应性,该脂质药物载体联合超声能以无创、安全的方式实现药物的深层皮肤递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给药效率低、安全性差、药物渗透深度不足等问题。

21、2、本专利技术将脂质药物载体与超声相结合,显示出较好的超声响应性,形成一种可无创地实现深层经皮给药的药物递送系统。首先利用脂质药物载体的变形性,在水合梯度的驱动下能够保持完整结构并高效透过表皮,且不破坏角质层结构。随后施加超声,触发药物载体中的超声响应物质发生液气相变,即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导致膨胀扩大,最终破裂,通过超声作用于药物载体后所产生的微射流和机械摩擦效应,从内部补充能量供给推动药物进一步往真皮深层扩散,从而实现将大量药物递送至深层的目的,该过程可以通过控制超声响应物质(pfp)的量和超声参数来调节响应强度,保障安全性。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脂质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Span 80、Span 20、Tween 80、Tween20、胆酸钠或脱氧胆酸钠中的一种;所述脂质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70:30~9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甲醇、乙醇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为30~70℃、转速为60~9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水化溶液为去离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超声响应物质是全氟化碳,具体为全氟戊烷或全氟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量按照全氟化碳与水化溶液的体积比为1:(5~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给药药物为水溶性药物时,将水溶性药物溶解于步骤S3的水化溶液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给药药物为脂溶性药物时,将脂溶性药物溶解于步骤S1的有机溶剂中。

9.一种用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可用于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的皮肤递送和深层给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经皮给药的超声响应性脂质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脂质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或磷脂酰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span 80、span 20、tween 80、tween20、胆酸钠或脱氧胆酸钠中的一种;所述脂质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70:30~9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甲醇、乙醇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为30~70℃、转速为60~9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水化溶液为去离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宇张仪唐亮杨玉昆胡冬梅陈海翔马一鸣游一黎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