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及平台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及平台技术

技术编号:450312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及平台,该方法能够增强FUAS疗效并实现药物精准靶向的高效纳米平台,该方法解决了乳腺癌治疗过程中药物难以靶向肿瘤区域及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存在的肿瘤残留等问题,实现药物的精准靶向递送、受控释放以及与FUAS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通过BF对肿瘤乏氧区的靶向能力,实现纳米平台的精准递送,有效减少药物在健康组织的非特异性分布。通过FUAS触发药物释放并增强肿瘤消融效应,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残余肿瘤的风险。采用PEG和PEI修饰提高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并通过TD的控释机制降低药物系统性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靶向载药物材料,特别是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


技术介绍

1、乳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虽不断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但化疗存在药物弥散全身、毒副作用大以及药物难以靶向肿瘤区域的局限性。此外,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但其仍存在消融不完全、肿瘤残留以及对声通路周围组织造成损伤的不足。

2、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增强fuas疗效并实现药物精准靶向的高效纳米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能够增强fuas疗效并实现药物精准靶向。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利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制备药物纳米平台,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功能化修饰为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亚胺pei;

5、s2.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上设置药物负载黄芪甲苷as与控释机制热敏栅控分子:

6、s3.利用静电吸附的方式制定肿瘤靶向策略将纳米粒递送到目标肿瘤区域;

7、s4.利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释放药物实现协同治疗。

8、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功能化修饰为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亚胺pei,具体过程如下:

9、s11 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

10、s12 制备聚乙二醇peg的修饰3peg-nhs;

11、s13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的共价偶联;

12、s14 制备聚乙烯亚胺pei的修饰溶液;

13、s15 通过静电吸附与共价结合将peg修饰后的msns与pei的修饰溶液进行混合反应;

14、s16 清洗与纯化:反应结束后,将功能化修饰的msns通过离心收集,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除去未结合的pei和反应副产物,最终,得到peg和pei双修饰的msns。

15、进一步,所述步骤s11中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的合成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模板剂,通过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形成纳米结构,制备完成后,采用乙醇洗涤并高温煅烧,去除ctab模板,得到具有均匀孔径和高比表面积的msns。

16、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在纳米平台上进一步负载黄芪甲苷as,并利用1-十四醇td作为热敏栅控分子,具体过程如下:

17、取氨基修饰的peg-pei-msn分散在甲醇中,超声处理,然后加入的黄芪甲苷搅拌后得到混合物;

18、然后加入1-十四醇td,搅拌后加入热水;随后,立即进行离心处理并去除上清液;

19、最后,将td/黄芪甲苷as负载的peg-pei-msn分散在冰冷的超纯水中,并通过离心-洗涤循环以去除所有未结合的黄芪甲苷as,然后在超声处理下将其分散在冰冷的超纯水中。

20、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利用静电吸附的方式制定肿瘤靶向策略将纳米粒递送到目标肿瘤区域,具体过程如下:

21、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将正电荷的pei修饰纳米粒与具有负电荷的药物结合,利用药物对肿瘤乏氧区的特异性靶向能力,实现纳米粒的精准递送至肿瘤区域。

22、进一步,所述药物采用黄芪甲苷(as)或双歧杆菌bf。

23、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利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释放药物以实现协同治疗,具体过程如下:

24、将1-十四醇td作为热敏栅控分子,在fuas触发下实现药物的受控释放。

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平台,包括由表面被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以及由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负载的药物;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负载1-十四醇td,所述1-十四醇td作为热敏栅控分子。

26、进一步,所述药物为黄芪甲苷(as)、双歧杆菌bf中的任一种。

27、进一步,所述pei修饰纳米粒为正电荷,所述药物为具有负电荷的药物。

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以及能够增强fuas疗效并实现药物精准靶向的高效纳米平台,该方法解决了乳腺癌治疗过程中药物难以靶向肿瘤区域及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存在的肿瘤残留等问题,实现药物的精准靶向递送、受控释放以及与fuas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30、精准靶向:通过bf对肿瘤乏氧区的靶向能力,实现纳米平台的精准递送,有效减少药物在健康组织的非特异性分布。协同治疗:通过fuas触发药物释放并增强肿瘤消融效应,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残余肿瘤的风险。安全性高:采用peg和pei修饰提高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并通过td的控释机制降低药物系统性毒性。多功能设计:结合药物递送、受控释放及声学增强特性,为乳腺癌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综合治疗策略。

3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功能化修饰为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亚胺PEI,具体过程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的合成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模板剂,通过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形成纳米结构,制备完成后,采用乙醇洗涤并高温煅烧,去除CTAB模板,得到具有均匀孔径和高比表面积的MSN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纳米平台上进一步负载黄芪甲苷AS,并利用1-十四醇TD作为热敏栅控分子,具体过程如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利用静电吸附的方式制定肿瘤靶向策略将纳米粒递送到目标肿瘤区域,具体过程如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采用黄芪甲苷AS或双歧杆菌BF。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利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释放药物以实现协同治疗,具体过程如下:

8.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表面被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以及由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负载的药物;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负载1-十四醇TD,所述1-十四醇TD作为热敏栅控分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黄芪甲苷AS、双歧杆菌BF中的任一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PEI修饰纳米粒为正电荷,所述药物为具有负电荷的药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功能化修饰为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亚胺pei,具体过程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的合成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模板剂,通过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形成纳米结构,制备完成后,采用乙醇洗涤并高温煅烧,去除ctab模板,得到具有均匀孔径和高比表面积的msn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纳米平台上进一步负载黄芪甲苷as,并利用1-十四醇td作为热敏栅控分子,具体过程如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靶向肿瘤区域的功能化纳米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中张铭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