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门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360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门用具,可以引导拉门的开闭动作的同时,处于关闭状态的拉门的下部不会摇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拉门用具包括:第一销体(16),设置于地面;导向体(11),设置于拉门(3),设有在拉门(3)关闭状态下第一销体(16)嵌合的导向槽(13a);以及第二销体(17),设置于地面,同时可嵌合到拉门(3)底部形成的拉门槽(3a)中。当使得关闭状态的拉门(3)朝着打开方向、且向壁面的内侧滑动时,在第一销体(16)嵌合于导向体(11)的导向槽(13a)的状态下,导向体(11)沿着第一销体(16)相对移动。当使得拉门(3)进一步朝着打开方向滑动时,第二销体(17)进入拉门(3)的拉门槽(3a),在第二销体(17)嵌入拉门(3)的拉门槽(3a)的状态下,拉门(3)沿着第二销体(17)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左右拉引打开/关闭开口部的拉门用的拉门用具(slidingdoor device),特别涉及可以使关闭状态的拉门的表面和壁面成平面、另一方面可以使打开状态的拉门与壁面保持平行地配置在壁面的内侧或者前侧的拉门用具。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沿门楣和门褴的槽滑动,左右开闭的拉门为大众所知。但是,这种拉门只是在左右方向上沿一直线滑动,因此,若将拉门收纳到壁面的内侧或者前侧,则不能使关闭状态的拉门的表面和壁面形成平面,即不能配置于同一平面内。因此,存在看上去不够美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拉门用具:如图14所示,在拉门31的上方安装弯曲的导向轨道32,在拉门31上安装沿导向轨道32移动的滚轮33。通过该拉门用具,使拉门31沿着弯曲导向轨道32移动,因此,可以使关闭状态的拉门31的表面和壁面形成平面,另一方面,可以将打开状态的拉门31配置在壁面内侧。并且,在该拉门用具中,地面上不设置引导拉门下部的导向槽。在拉门31的底面设置拉门槽31a,取代在地面上设槽,在地面上设置嵌合到拉门31底面的拉门槽31a的销体34。如果在地面上设置导向槽,会产生垃圾积存。若打开关闭状态的拉门,销体34嵌入拉门槽31a。由销体34引导拉门31的打幵动作。不希望销体34露出在人进出的开口部,所以,销体34配置为隐藏在壁面的背侧。专利文献l:专利第3686617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l、图4)但是,将销体34配置于壁面背侧,不能支撑关闭状态的拉门31的下部。拉门31只是垂吊于上方的导向轨道32,因此,关闭状态的拉门成为悬空吊着。4并且,在打开关闭状态的拉门3I时,由于拉门31的下部不稳定,使销体34嵌 入拉门槽31a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引导拉门的关闭动作、同时关 闭时拉门下部不会摇晃的拉门用具。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标注附图号码,但本专利技术不限 于图示形态。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l)记载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门用 具,可以使关闭状态的拉门3的表面和壁面形成平面,另一方面,可以使打开 状态的拉门3保持与壁面平行地配置于壁面的内侧或前侧;该拉门用具包括第一销体(pin body) 16,设置于拉门3或地面中一方;导向体U,设置于拉门3或地面中另一方,设有在拉门3关闭状态下上述 第一销体16嵌合的导向槽13a;以及第二销体17,设置于地面,同时可嵌合到拉门3底部形成的拉门槽3a中;当使得关闭状态的拉门3朝着打开方向、且向壁面的内侧或前侧滑动时, 在上述第一销体16嵌合于上述导向体ll的上述导向槽13a的状态下,上述导 向体11沿着上述第一销体16相对移动;当使得拉门3进一步朝着打开方向滑动时,上述第二销体17进入拉门3的 拉门槽3a,并且,在上述第二销体17嵌入拉门3的拉门槽3a的状态下,拉门3 沿着上述第二销体17滑动。在此,所谓壁面既可以是固定壁的壁面,在拉门设置为两扇邻接场合, 也可以是相邻的拉门的壁面。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拉门用具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销体17进入拉门3的拉门槽3a后,上述第一销体16脱离上述导 向体ll的上述导向槽13a。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门用具,可以使关闭状态的拉门3的 表面和壁面形成平面,另一方面,可以使打开状态的拉门3保持与壁面平行地配置于壁面的内侧或前侧; 该拉门用具包括第一销体16,设置于拉门3或地面中一方;导向体ll,设置于拉门3或地面中另一方,设有在拉门3关闭状态下上述 第一销体16嵌合的导向槽13a;以及第二销体,设置于拉门3底部,同时可嵌合到设在地面的地面侧导向槽中;当使得关闭状态的拉门3朝着打开方向、且向壁面的内侧或前侧滑动时, 在上述第一销体16嵌合于上述导向体ll的上述导向槽13a的状态下,上述导 向体11沿着上述第一销体16相对移动;当使得拉门3进一步朝着打开方向滑动时,上述第二销体进入地面的上 述地面侧导向槽,并且,在上述第二销体嵌入地面的上述地面侧导向槽的状 态下,拉门3沿着地面的上述地面侧导向槽滑动。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l)-(3)中任一个所述的拉门用具中, 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销体16设置于地面,上述导向体11设置于拉门3。 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拉门用具中,其特征在于-. 从拉门3正面看,上述第一销体16不从开口部14内伸出; 从拉门正面看,上述导向体11的至少一部分在拉门3的宽度方向露出。 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拉门用具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向体ll的、从拉门3正面看在拉门3的宽度方向露出的部分,设 有门挡部12c。技术方案(7)记载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门用具,可以使关闭状态的拉门3的 表面和壁面形成平面,另一方面,可以使打开状态的拉门3保持与壁面平行地 配置于壁面的内侧或前侧;该拉门用具包括第一销体16,设置于地面;以及导向体23,设置于拉门3,设有在拉门3关闭状态下上述第一销体16嵌合 的导向槽23a;从拉门3关闭状态到成为打开状态,在上述第一销体16嵌入上述导向体 23的上述导向槽23a的状态下,上述导向体23沿着上述第一销体16移动。技术方案(8)记载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门装置,使用上述技术方案(1)-(7) 中任一个所述的拉门用具,将拉门3开闭自如地收纳在具有壁面的框体1内。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按照技术方案(l)记载的专利技术,切换第一销体和第二销体,引导拉门的 开闭动作,因此,关闭时拉门的下部不会摇晃,能使拉门的拉门槽确实地嵌 入第二销体。按照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可以将导向体的导向槽长度设为必要的 最小限度长度。因此,既不会损害导向体的美观,还可以减少导向体的制造 成本。按照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切换第一销体和第二销体,引导拉门的开 闭动作,因此,关闭时拉门的下部不会摇晃,能使拉门的第二销体确实地嵌 入地面的地面侧导向槽。按照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无需在地面设置具有导向槽的导向体。 按照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从拉门正面看,第一销体不会从开口部伸出。按照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可兼用导向体和门挡部。 按照技术方案(7)记载的专利技术,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通过第一销体引 导拉门的开闭动作,同时,在关闭时拉门的下部不会摇晃。并且,导向槽不 设在地面侧而是设在拉门侧,因此,导向槽内不会积存垃圾。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的拉门装置的立体图(从正面看的状态)。 图2是上述拉门装置的立体图(从背面看的状态)。 图3是拉门的立体图(含滚轮单元以及导向体的放大图)。 图4是导向体的分解立体图(导向体的本体部表示反转状态)。 图5是表示安装在框体上的导向轨道以及销体的立体图(从背面看的状态)。7图6是拉门的垂直截面图。 图7是拉门上部的垂直截面图。图8是按时间序列表示开闭拉门时拉门上部的水平截面图。图9是按时间序列表示开闭拉门时拉门下部的平面图。图10是上述图9的水平截面图。图1 l是上述图IO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2是按时间序列表示拉门下部的立体图。图13表示拉门用具的另一实施形态(按时间序列表示开闭拉门时拉门下部的水平截面图)。图M是表示以往的拉门装置的立体图。图中符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门用具,可以使关闭状态的拉门的表面和壁面形成平面,另一方面,可以使打开状态的拉门保持与壁面平行地配置于壁面的内侧或前侧; 该拉门用具包括: 第一销体,设置于拉门或地面中一方; 导向体,设置于拉门或地面中另一方,设有在 拉门关闭状态下上述第一销体嵌合的导向槽;以及 第二销体,设置于地面,同时可嵌合到拉门底部形成的拉门槽中; 当使得关闭状态的拉门朝着打开方向、且向壁面的内侧或前侧滑动时,在上述第一销体嵌合于上述导向体的上述导向槽的状态下,上述导向 体沿着上述第一销体相对移动; 当使得拉门进一步朝着打开方向滑动时,上述第二销体进入拉门的拉门槽,并且,在上述第二销体嵌入拉门的拉门槽的状态下,拉门沿着上述第二销体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内谦治森下正纯山田正仁
申请(专利权)人:尼特固有限公司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