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扭矩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采用静态逐角度标定前馈方式控制车辆的扭矩输出,然而采用静态台架标定时,在小角度范围时底盘存在死区,不能确定精细角度对应的转向力矩,例如在-5°到5°范围时,不能确定改变0.5°时对应的转向力矩,并且静态台架标定数据与动态情况下的实际表现存在一定偏差,例如转向力矩在跨越0°时会出现跳变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扭矩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动态情况下精细角度的逐步变化,避免转向力矩在跨越0°时出现的跳变问题。
3、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扭矩控制装置。
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在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方向盘转角和预设转角阈值控制所述车辆的扭矩输出,直至调整至目标方向盘转角,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方向盘转角和预设转角阈值控制所述车辆的扭矩输出,直至调整至目标方向盘转角,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一反馈转角,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转角控制所述车辆的扭矩输出,直至调整至第一目标方向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方向盘转角和预设转角阈值控制所述车辆的扭矩输出,直至调整至目标方向盘转角,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方向盘转角和预设转角阈值控制所述车辆的扭矩输出,直至调整至目标方向盘转角,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车辆的第一反馈转角,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转角控制所述车辆的扭矩输出,直至调整至第一目标方向盘转角,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扭矩对所述车辆的实际扭矩进行反馈控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车辆的转向扭矩,包括: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仲超,崔宏斌,张光鲁,杜鹏,董利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